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我国计划制定医药冷链标准解决医药冷链薄弱现状

2013-09-05 14:49:291529
来源: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整理:医药冷链作为物流业的一个分支,直接关系药品的流通安全,然而我国医药冷链十分薄弱一直制约着我国的药品安全流通,目前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联合9家药品流通企业成立温度敏感性药品流通安全试验室,并计划3年内制订医药冷链标准以提高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水平进而保障百姓用药安全。


医药冷链
  
  医药冷链作为物流业的一个分支,特指为满足人们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而进行的冷藏药品实体从生产者到使用者之间的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其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一系列环节。随着我国医药流通规模的不断增大,原本作为药品流通供应链补充的医药冷链的发展更加引人注意。医药安全事关民生与社会稳定,医药冷链更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医药企业头疼的一个物流管理问题就是冷藏品不好运输和托运。同时,目前的中国医药冷链体系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行业规范、实时监控体系缺位、缺乏完善的追溯机制、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诸多事件暴露了中国医药冷链的薄弱现状。
  
  *在2011年5月5日出台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治理我国药品流通散、小、乱、弱的市场局面,但是我国医药冷链物流水平落后一直制约着我国的药品安全流通。我国医药冷链薄弱的原因就在于成本投入过高。目前,国内从事医药物流快配的企业,利润不到1%。大规模地增添冷链设备并不现实,而是停留在数十个保温箱、一两辆冷藏车的规模下运作。90%以上的医药流通企业都是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在4亿元以下,根本没有能力建设现代物流中心,更无法投资现代化的信息化设备和自动拣选设备。据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统计,企业内部使用良好信息化系统的医药流通企业多不超过100家,相对于1万家流通企业来说,只是1%的概念。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药品冷链的覆盖能力约为10%,而据药监部门发现的药品质量问题统计,有将近20%是与冷链有关的,包括仓储保存、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医药冷链的发展迫在眉睫,近日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联合国药控股、九州通、华润医药、哈药集团等9家药品流通企业成立了温度敏感性药品流通安全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并计划于3年内制订医药冷链标准。
  
  按照规划,温度敏感性药品流通安全试验室将从2014年起进入试验阶段为期1年,2015年为标准制定与验证阶段,成果鉴定将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根据政府药品监管部门的指导意见,试验室确定测试品类为我国2℃~8℃温度范围内属敏感类型的药品。试验涉及的制药企业有27家,药品品种达111个。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执行会长付明仲表示,遵照《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要求,确保2012年修订GSP相关规定落到实处,试验室将采取科学有效的测试以确保温度敏感性药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保障的安全性,并为完善规范标准提供严谨、可靠的真实数据及依据。同时落实温度敏感性药品流通安全的关键,是此类药品流通供应链上的所有相关单位、企业能准确地理解、控制影响因素,把控作业环节,并有合格的硬件设备体系与软件系统作保障,共同打造温度敏感性药品流通全过程的安全供应链。
  
  随着医药冷链物流方面标准出台,药品流通这个“散、小、乱、弱”的市场将重新洗牌,同时可以保证温度敏感性药品流通安全,为药品流通全过程打造安全供应链。这对提高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水平及其保障百姓用药安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液氨泄露暴露冷库行业乱象 员工企业政府均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一篇:国内履带式起重机寻求突破推新品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