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耐腐蚀渣浆泵
产品简介
详细信息
一、 概述
ZM型渣浆泵是应用固液两相流理论,并吸收渣浆泵结构的优点*设计的。该种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磨性能,能在任何恶劣的工况下工作,从而使该泵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此外尤其是叶轮流道设计合理,使能量的转换更加充分。
二、 用途和特点
ZM型渣浆泵为悬臂卧式离心泵。适用于冶金、矿山、煤炭、建材、火电厂等工业部门输送高浓度(50%)、大颗粒(50mm)渣浆。
1、 运转可靠,使用寿命长。
在合理选型的前提下,ZM型渣浆泵具有运转可靠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采用PH泵,一般只使用20~30天就要解体,更换配件。而采用ZM渣浆泵后使用寿命可提高2~3倍。运行可靠平稳、降低维修工时和费用。
2、 性能指标*、效率高、节能。
该泵流量、扬程参数适用范围广,抗汽蚀性优良,特别是效益高,节能,与PH型泵、PN型泵相比较效益可提高15~20%左右。以150ZM型渣浆泵替代6PH泵为例每台泵可节省近40万千瓦小时。单是节能一项,一年内即可基本收回新泵投资。
3、 结构合理、装拆维修方便。
ZM型渣浆泵采用侧开式,轴承组件传动部位采用中分对开结构,便于调整叶轮与前后护板的间隙,维修时可以整体拆出。泵的轴封可以采用填料密封和副叶轮密封。由于结构合理装拆方便,据国内用户运行行实践,仅装拆时间可比老系列产品节省50%以上。
4、 材质优良、规格齐全。
ZM型渣浆泵过流部件采用高铬钼抗磨合金制造,它满足在各种介质工作条件的使用要求。而且本厂产品规格齐全,能适应用户不同参数的需要。
5、 零部件通用化程度高。
ZM型渣浆泵的同一泵头,可以根据所需配带电动机功率不同,而配用不同的支架。支架和轴承组件的通用性很强。整个系列渣浆泵58种规格仅需6个支架、6个轴承组件,即可匹配。
三、 材质特点及其*性
ZM型渣浆泵过流部件采用高铬钼抗磨合金制造,高铬钼抗磨合金新型耐磨材料。该材质具有优良的抗磨料磨损的性能,尤其是对渣浆的冲刷磨损,抗磨性能表现得特别突出。该材质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即使很厚的部件也能全部淬透,硬度可达HRC65、我厂经过多年生产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充分掌握了全部生产工艺,达到了该材料的较良好的性能指标。
高铬钼抗磨合金是目前的耐磨材料,超过英国的BS4844和德国DIN1695标准,因而保证我厂的ZM型渣浆泵的耐磨性能居于国内外良好地位。
四、 ZM型渣浆泵结构说明
ZM型渣浆泵是一种单级单吸悬臂卧式离心泵。在结构上吸收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优点而设计的。该泵便于安装、拆卸和检修。
泵头部分:ZM渣浆泵为双泵壳结构,即:前后泵盖、前护板、后护板、护套、轴承等组成。过流部分用高铬钼抗磨合金制造,外壳由灰铸铁或球墨铸铁制成。泵的吐出口位置可根据需要,按45°间隔,旋转八个不同的角度安装使用、并可根据用户要求的角度安装。叶轮前后盖板叶片以减少泄漏,提高泵的寿命及效率。
轴封部分:轴封有两种形式,副叶轮轴封及填料轴封。副叶轮轴封具有不稀释矿浆,密封使用寿命长、密封效果好等优点。填料密封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对于吸上使用工况可采用填料轴封。
传动部分:ZM型渣浆泵可采用直接驱动。轴承座和轴承体组件结构强度高。泵轴直径大,刚度好。 悬臂短,在恶劣的工况下不会弯曲和振动。轴承选用推力球轴承和短圆柱滚动轴承,能够承受泵的轴向及径向载荷。轴承采用油脂润滑轴承体两端有轴承压盖,内有密封,外端并带有甩水环能有效防止矿浆进入和润滑脂、油的外泄,保证轴承安稳运行。
ZM型渣浆泵结构简图(填料形式)
1、吸入短管 2、前护板 3、叶轮 4、前泵盖 5、出口短管
6、后泵盖 7、护套 8、后护板 9、填料箱 10、轴
11、副叶轮 12、轴承 13、轴承座盖 14、轴承座 15、联轴器
ZM型渣浆泵结构简图(机械密封形式)
![](https://img78.huajx.com/5eceadd4559dcfd20b6f29b72ce59342e2472faeefdaef28f2273718ae5f2a58c6b1945cbfc7db21.jpg)
1、吸入短管 2、前护板 3、叶轮 4、前泵盖 5、出口短管
6、后泵盖 7、护套 8、后护板 9、填料箱 10、机械密封
11、轴 12、轴承 13、轴承座盖 14、轴承座 15、联轴器
五、装配、启停和运转注意事项
1、 ZM型泵的出口方向可在圆周方向按8个45°不同角度进行旋转,以方便用户安装使用,对开式轴承组件和筒体式两种轴承分别采用20#机油和锂基润滑脂润滑,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泵的各易漏部位均有密封圈,密封效果良好。泵由电机直接传动或带轮传动,其旋转按箭头方向旋转、叶轮与轴联接螺纹联接。
2、 拆卸和组装按总装配图进行。
3、 进浆管不应有急剧弯转,尽可能向下倾斜,以便排气。
4、 轴封水的压力应大于泵出口压力0.035MPa。如采用副叶轮密封,在运转过程中达到无泄漏。泵开启时应先关闭出口阀,等运行平稳后再开出口阀。
5、 应掌握运转情况,及时检查电流,电压变化,以及轴承的温升不高于75℃。防止事故。
6、 进浆量和颗粒不能超过设计范围,以免引起振动和料浆的沉淀。
7、 停泵时过流部分用清水冲洗,防止堵塞。
8、 试泵前应检查电机转向。当转向与泵的箭头方向一致时方向试车。
9、 进出水管应另设计支架,不得借泵体支承。
10、 泵与管路的联接处应保持良好的气密性,尤其是进水管必须保证不漏气。
11、 如果泵机组安装于进水位以上,一般应装底阀,也可采用真空引水的方法。
12、 泵与出口管路之间应装闸阀与止回阀在闸阀后面。
13、 对于串联运行,起动前关闭出口闸阀首先起动级泵,等泵起动后,打开出口闸阀,然后起动第二级泵。
14、 对于串联运行,停机时先停第二级泵,等泵停止后关闭出口闸阀,然后停止级泵。
15、 运转过程中如发现声音异常立即停车,检查原因。
六、可能发生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 | 发生故障的原因 | 解决方法 |
泵 不 吸 水 | 1. 吸入管道或填料漏水 2. 转向不对或叶轮损坏 3. 吸入管堵塞 4. 高位布置时,泵内空气未排出 | 1. 堵塞漏气部分 2. 检查转向或更换叶轮 3. 排除堵塞 4. 排除空气 |
轴 功 率 过 大 | 1.填料压盖过紧 2.泵内产生摩擦 3.轴承损坏 4.泵流量偏大 5.转速偏听偏高,比重大 6.电机轴与泵轴同轴度或平行度误差大 | 1.放松填料压盖螺栓 2.消除摩擦 3.更换轴承 4.调节泵的运转工况 5.调节转速,降低比重 6.调整电机轴和泵轴 |
轴 承 过 热 | 1.轴承润滑脂,油过多或过少 2.润滑脂、油中有杂物 3.轴承损坏 4.润滑脂、油选择不同 5.冷却系统损坏 | 1.润滑脂、油加入量适常,20天左右定期加润滑脂、油 2.更换润滑脂、油 3.更换轴承 4.选择耐热润滑脂、油 5.修复冷却系统 |
填 料 泄 漏 | 1.填料磨损严重 2.轴套磨损严重 3.轴封水压力过大或流量过大 4.水封管路无水 5.填料接口处不当 | 1.重新填加填料 2.更换新轴套 3.调节轴封水压力,减小流量 4.检查水封位置,使压力水注入填料 5.正确安装填料 |
泵噪 振音 动过 过大 大 | 1.泵轴和电机轴不对中心 2.吸入管过小或有杂物堵塞 3.在流量过小进入大量空气 4.叶轮不均衡磨损 5.轴承磨损 | 1.校正泵轴和电机轴对中 2.加大吸入管直径,清除堵塞物 3.加大流量或附加清水 4.更换新叶轮 5.更换轴承 |
扬 程 过 小 | 1.大颗粒堵塞叶轮流通 2.叶轮护板间隙大 3.密封面或叶轮磨损严重 4.进水管淹没深度不够 5.输送高度过高 | 1.拆进水部分,清除大颗粒 2.调整叶轮和护板间隙 3.更换磨损零部件 4.增加进水管淹没深度 5.降低输送高度 |
七、机械密封使用注意事项
1. 开泵前必须先加轴封水,轴封水压力≥出口压力。
2. 停泵后,10分钟后方可关闭轴封水
3. 机械密封出现渗漏现象为如下几点
a、 基础不平衡,引起振动大
b、 机械密封间隙调整过大或过小
c、 未加轴封水启动或轴封水过小引起发热或烧坏
d、 热片或“O”型密封圈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