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丛科
- 发布时间:2010-04-01
- 浏览次数:1359
吴总是个言语朴实、干练的人,整个交谈过程中,他没有一丝夸饰,时时透射出辽宁人的那种稳重和不骄不躁。当我们用精明形容他时,他谦逊地说:“精明谈不上:我们东北人只是比较勤奋,比较刻苦去做市场,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发展企业。”
丹东,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边城市,是中国同时也是亚洲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在改革开发的大浪潮中,丹东涌现出一批批的企业和企业家,一些企业更是发根丹东,进而扩散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形成遍地开花之势。短短数年间,丹东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奋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行业的发展和变迁。
如今,丹东,不仅仅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且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这一点,丹东天赐阻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东天赐”)总经理吴丛科(以下简称“吴总”)让我们感受颇深。
在大多数人眼里,东北人豪爽、自立自强、敢想敢干。此外,我们更感受到他的“勤奋”、“务实”与“团结”。这几个词貌似很简单,却是终“丹东人”摘取市场经济丰硕果实的关键要素。在采访过程中,吴总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天赐一直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们能做的领域实在是太多了,但我们将优先专注地做好我们优势行业,服务好我们现有的客户”。
居安思危顺境里启动创业航程
“厚德载物诚信为本服务创新发展”这是吴丛科领导企业对所有员工制定的工作作。正是在这种务实做事作风指引下,才使得丹东天赐由26年前的一家老式国有企业成为一家国际化公司。吴丛科始终保持的那份谦逊让人感动,而他敢于自主创新,敢于解剖自己的勇气更让人感觉到一种人生的豪气。
谈到当初创业的初衷,吴总不由的感慨道,天赐也是从国有企业发展为现在的民营企业。1985年是人们普遍存在迷茫的时刻,当时中国的塑料行业并不发达,内需都不足更别说出口。但吴丛科却从危机中看到了创业的机会。当时的吴丛科满可以像其它许多民营企业一样,走跟风仿制的路子以避开风险。但吴丛科却已经意识到了,“塑机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太快了,跟不上就得被淘汰。我研究出新技术、新产品,至少可以在1年到1年半的时间内保持高附加值,值!”
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民营企业而言,自主创新的风险显而易见,自己对这一行业也干了有些年头了,在分析了和考察了国内非金属产品市场以及国外市场中欠缺的资源后,吴丛科决定大张旗鼓自己干,而他首先瞄准的就是国外市场,因为国外非金属矿产极度缺乏,而初的国有企业天赐拥有2座矿山的产权,保证了原料稳定供应。这对于当时的矿产富饶的中国无疑是天上掉馅饼,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敢和世界企业叫板,吴丛科决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丹东天赐刚开始赢利的时候,吴丛科就不惜血本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26年历程,26年风雨,丹东天赐如今不仅拥有8条生产线,而且该公司生产开发的氢氧化镁阻燃剂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80%的滑石矿品出口国际市场,被认定为IS9001高科技企业,在塑料行业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康庄大道。
借鸡下蛋顺境里扬起环保风帆
纵观丹东天赐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次对企业使命的诠释,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构成优美的主线,每一次行动都在实现铮铮诺言,在众声喧嚣的年代“宁静的崛起”,用使命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吴总说,天赐成立这么多年,他一直思索如何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避免伤害环境,因此终将天赐的经营使命定为“环保节能爱地球”,这也使得天赐发展的技术、产品以及各种活动皆与这一使命密切相关。近几年,国内相继发生数次大火灾,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绿色阻燃剂的面世对于天赐来说又打了一场胜仗也填补了国内这种产品的空白局面。
丹东天赐是做非金属矿产起家的,在滑石粉和镁石粉产品方面具有较强的超细粉体加工能力和分体活化能力。正是因为原料方面的低廉优势,天赐公司又开发了相关产品线。
无卤、低烟、低毒阻燃剂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人们对阻燃剂无卤化开发表现出很高热情,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丹东天赐的绿色阻燃材料由于从设计思想、原料选择、配方设计、工艺流程到产品的保存、应用及废品处理等各个环节都考虑了环境污染问题,也就是说大限度的减少或取消那些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社会安全有害的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使用,不以人的安全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提高材料的阻燃效果,所以它真正实现了低毒、低烟、和无环境污染,也真正做到了从源头上阻止阻燃材料的污染。
吴总饶有兴致的给笔者介绍这款绿色产品,“天赐每一步的发展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进入国际市场也是一样。在进入国际市场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行业调研,然后结合自己优势和市场特点针对性地加以推广阻燃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保护材料,已大量应用于各个领域。伴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阻燃材料相关法规及标准的制定与贯彻实施的不断健全,我相信阻燃材料的应用将得到逐步发展。”
2009年在经济危机大背景下,丹东天赐也取得了业绩,确属来之不易目前,丹东天赐产品的80%用于出口,丹东天赐的品牌,已随着自己的出口产品在中东、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逐渐传开,成为当地客商依赖的品牌。更为可喜的是,随着丹东天赐创新开发的深入和与国际大公司合作的深化,丹东天赐逐渐承接了国外一些大型化工企业的生产环节的转移。
打造品牌调整中肩负社会责任
如今的丹东天赐已经从20多年前五十多人的小企业发展到拥有如今上百人而且一半人是残疾人的新型企业。为了解产业前沿动态,打亮品牌,吴丛科从不吝啬,在近几年的展会天赐都参加过,即将举行的上海雅式橡塑展和德国K展天赐都不会错过。吴丛科说,近些年,天赐参展、开会一年的费用不少,有的投入可能就“打了水漂”成为“沉淀成本”。但吴丛科却依然要参加。
很多人可能很不理解一个公司怎么一半的员工会是残疾人,吴总很平静的说“看一个企业,我们不是要看它把整个企业带到了什么水平,而是看它给整个社会作了多少贡献。作为企业,就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丹东天赐也是从一个国有公司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所以我们更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人才方面,丹东天赐秉承“深根固本,海纳百川”的人才理念,积极鼓励团队精神,营造天赐大家庭的氛围,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公司的主人。同时,给予员工广阔的发展舞台,并开展多种企业文化活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创新力,使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吴总作为丹东人,他更是用自身的文化气质去鼓励员工的主动性和企业家精神,着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纵观丹东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次对企业使命的诠释,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构成优美的主线,每一次行动都在实现铮铮诺言,在众声喧嚣的年代“宁静的崛起”,用使命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所谓“强将带精兵”,我们相信丹东天赐只要认准了节能这个方向,秉承十六字方针走下去,凭着再苦、再难,都不放弃的勇闯品质,吴总及其他所带领的团队必将在我国阻燃剂事业上一路高歌,丹东天赐品牌也更加坚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