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化工机械设备网免费9

收藏

兽药残留及其危害

时间:2017-02-17      阅读:250

兽药残留及其危害,文章中介绍了兽药残留定义及其种类、产生兽药残留的主要兽药以及兽药残留的危害,下面我们具体讲解兽药残留及其危害


随着人们对动物源食品由需求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动物源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已逐渐成为*关注的一个焦点。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联合专家委员会从20世纪60 年代起开始评价有关兽药残留的毒性,为人们认识兽药残留的危害及其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资料,文章针对兽药残留的种类、产生途径、残留药物及其危害做了阐述。
兽药在防治动物疾bing、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畜产品质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养殖人员对科学知识的缺乏以及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致使滥用兽药现象在当前畜牧业中普遍存在。滥用兽药极易造成动物源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这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而且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也造成*危害。
1 兽药残留定义及其种类 
兽药残留是“兽药在动物源食品中的残留”的简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食品中兽药残留联合立法委员会的定义,兽药残留[1]是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所以,兽药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兽药生产中所伴生的杂质。
目前,兽药残留可分为7类:①抗生素类;②驱肠虫药类;③生长促进剂类;④抗原虫药类;⑤灭锥虫药类;⑥镇静剂类;⑦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2 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
养殖环节用药不当是产生兽药残留的zui主要原因。产生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非法使用违禁或淘汰药物 
我国*在2003年(265)号公告中明文规定,不得使用不符合《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规定的兽药产品,不得使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所列21类药物及未经*批准的兽药,不得使用进口国明令禁用的兽药,畜禽产品中不得检出禁用药物。但事实上,养殖户为了追求zui大的经济效益,将禁用药物当作添加剂使用的现象相当普遍,如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引起的猪肉中毒事件等。
2.2 不遵守休药期规定 
休药期的长短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率和残留量有关,而且与动物种类,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国家对有些兽药特别是药物饲料添加剂都规定了休药期,但是大部分养殖场(户)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施行休药期。 
2.3 滥用药物 
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使用药物添加剂,随意使用新或抗生素,大量使用医用药物等现象。此外,还大量存在不符合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和用药动物种类等用药规定以及重复使用几种商品名不同但成分相同药物的现象。所有这些因素都能造成药物在体内过量积累,导致兽药残留。 
2.4 违背有关标签的规定 
《 兽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标签必须写明兽药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等。可是有些兽药企业为了逃避报批,在产品中添加一些化学物质,但不在标签中进行说明,从而造成用户盲目用药。这些违规做法均可造成兽药残留超标。 
2.5 屠宰前用药
屠宰前使用兽药用来掩饰有bing畜禽临床症状,以逃避宰前检验,这也能造成肉食畜产品中的兽药残留。此外,在休药期结束前屠宰动物同样能造成兽药残留量超标。 
3 产生兽药残留的主要兽药 
在动物源食品中较容易引起兽药残留量超标的兽药主要有抗生素类、磺胺类、呋喃类、抗寄生虫类和激素类药物。
3.1 抗生素类 
大量、频繁地使用抗生素,可使动物机体中的耐药致bing菌很容易感染人类;而且抗生素药物残留可使人体中细菌产生耐药性,扰乱人体微生态而产生各种毒副作用。目前,在畜产品中容易造成残留量超标的抗生素主要有*、四环素、*、*等。
3.2 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主要通过输液、口服、创伤外用等用药方式或作为饲料添加剂而残留在动物源食品中。在近15年~20年,动物源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超标现象十分严重,多在猪、禽、牛等动物中发生。 
3.3 激素和β-xingfenji类 
在养殖业中常见使用的激素和β-xingfenji类主要有性激素类、皮质激素类和*等。目前,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已烯雌酚等激素类药物在动物源食品中的残留超标可*危害人类健康。其中,*(瘦肉精)很容易在动物源食品中造成残留,健康人摄入*超过20 μg就有药效,5倍~10倍的摄入量则会导致中毒。 
3.4 其他兽药
*和硝呋烯腙常用于猪或鸡的饲料中来预防疾bing,它们在动物源食品中应为零残留,即不得检出,是我国食品动物禁用兽药。苯并咪唑类能在机体各组织器官中蓄积,并在投药期,肉、蛋、奶中有较高残留。
   4 兽药残留的危害 
4.1 毒性反应
*食用兽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后,当体内蓄积的药物浓度达到一定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多种急慢性中毒。目前,国内外已有多起有关人食用*超标的猪肺脏而发生急性中毒事件的报道。此外,人体对*反应比动物更敏感,特别是婴幼儿的药物代谢功能尚不完善,*的超标可引起致命的“灰婴综合征”反应,严重时还会造成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环素类药物能够与骨骼中的钙结合,抑制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等大环内酯类可致急性肝毒性。氨基糖苷类的*和*能损害前庭和耳蜗神经,导致眩晕和听力减退。磺胺类药物能够破坏人体造血机能等[2]。
4.2 耐药菌株的产生 
动物机体*反复接触某种抗菌药物后,其体内敏感菌株受到选择性的抑制,从而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此外,抗药性R质粒在菌株间横向转移使很多细菌由单重耐药发展到多重耐药。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使得一些常用药物的疗效下降甚至失去疗效,如*、*、*、磺胺类等药物在畜禽中已大量产生抗药性,临床效果越来越差。 
4.3 “三致”作用 
研究发现许多药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如丁苯咪唑、丙硫咪唑和苯硫苯氨酯具有致畸作用;雌激素、克球酚、砷制剂、喹恶啉类、硝基呋喃类等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个别品种已在真核细胞内发现有致突变作用;*等磺胺类药物在连续给药中能够诱发啮齿动物甲状腺增生,并具有致肿瘤倾向;*具有潜在的致畸作用。这些药物的残留量超标无疑会对人类产生潜在的危害。 
4.4 过敏反应 
许多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类、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能使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甚至休克,并在短时间内出现血压下降、皮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类药物具有很强的致敏作用,轻者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和皮肤反应,重者表现为致死的过敏性休克。四环素药物可引起过敏和荨麻疹。磺胺类则表现为皮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药热。喹诺酮类药物也可引起biantai反应和光敏反应。 
4.5 肠道菌群失调 
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表明,有抗菌药物残留的动物源食品可对人类胃肠的正常菌群产生不良的影响,使一些非致bing菌被抑制或死亡,造成人体内菌群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的腹泻或引起维生素的缺乏等反应。菌群失调还容易造成病原菌的交替感染,使得具有选择性作用的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失去疗效。
4.6 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动物用药后,一些性质稳定的药物随粪便、尿被排泄到环境中后仍能稳定存在,从而造成环境中的药物残留。高铜、高锌等添加剂的应用,有机砷的大量使用,可造成土壤、水源的污染。杨居荣等[3]研究发现,砷对土壤固氮细菌、解磷细菌、纤维分解菌、真菌和放线菌均有抑制作用。Wollenberger L等[4]发现喹乙醇对甲壳细水蚤的急性毒性zui强,对水环境有潜在的不良作用。Strong L等[5]报道了阿维菌素、*和美倍霉素在动物粪便中能保持8周左右的活性,对草原中的多种昆虫都有强大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另外,已烯雌酚、氯羟吡啶在环境中降解很慢,能在食物链中高度富集而造成残留超标。 
4.7 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滥用药物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使用抗生素易造成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还可引起畜禽内源性的感染和二重感染;使得以往较少发生的细菌bing(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转变成为家禽的主要传染bing。此外,耐药菌株的增加,使有效控制细菌疫病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根据对广州肉品市场的200例食用猪肝进行病理学分析,68%的猪肝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变,病变种类多达25种,不仅有肝细胞的weisuo和各种变性、水肿、囊肿、出血、坏死和钙化等,还发现恶性肿瘤以及见于癌前期或癌症的肝细胞病理性核有丝分裂现象。

上一篇: 注水肉的辨别方法国标仪器CSY-R注水肉检测仪 下一篇: 库伦法和容量法水分测定仪的区别?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