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硬泡应用实战系列之“烧芯”问题(二)

发布时间:2017/2/17 8:56:15
浏览次数:247

硬泡应用实战系列之“烧芯”问题(二)

从多元醇组分考虑了,概括如下:

  ① 聚醚:

  KOH催化体系聚醚,如果原料选择不当,或后处理不*,钾、钠离子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了,

  应对:后处理*的聚醚或二甲胺催化体系的品种。

  ② 聚酯:

  聚酯的影响主要是芳香苯环和羰基结构,邻位可能优于对位结构,所以国外产品多是采用邻苯二甲酸酐合成硬泡聚酯,对苯型工业残渣,虽然成本低廉,但内在的化学杂质既不可避免又不能知晓,即便造成危害,你也无能为力。技术员很头疼。

  对策:尽量选择品质可控的聚酯多元醇厂商和品种。

  ③ 催化剂:

  某些配方中要用到钾类催化剂,如油酸钾、*、异辛酸钾等,钾属光谱催化剂,不仅催化聚氨酯反应,对其他副反应也很“有效”,坏了!恭喜你,你的制品变黄了!其他强三聚催化剂(如DMP-30),加入量够多的话(3份以上,少量问题不大),因为会引起发热集中,如果颜色也会变深。

  对策:避开钾类催化剂!

  ④ 阻燃剂:

  特别是TCPP、TCEP,生产工艺存在后处理“水洗”环节,很浪费人工和能耗的哈!于是乎,市面上就存在,便宜的不水洗的产品,其氯离子等杂质来了,很不幸,你有可能就中招了!

  对策:选用水洗过的产品,否则变色小问题,组合料贮存期也很成问题的!

  ⑤ 发泡剂:

  主要是F11和141b,因为*的原因,F11违规生产使用,那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此两款产品同样存在“水洗”环节,偷工减料就顺利成章了,你又中奖了!

  对策:同上。

  ⑥ 黑料:

  某些低端牌号的黑料,同样存在后处理问题,便宜不是白便宜的!黑料用量在聚氨酯硬泡中至少是半壁江山,其影响也显著,很简单。有时候黄芯了,换一种就好了。

  对策:换一种黑料(可能的话)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