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陈祥恩:规范煤化工产业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2013-03-15
浏览次数:1344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整理:“我国部分煤化工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经营困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现,但煤化工发展势头依然不减。”在本次大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煤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祥恩对当前煤化工盲目无序发展的势头表示了忧虑,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引导煤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的议案。
  
  河南煤化集团是我国煤化工行业名副其实的“巨无霸”,拥有世界首创、国内自主研发、具有国际水平的煤制乙二醇技术,拥有华中地区大的甲醇生产企业、国内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亚洲大的聚甲醛生产基地和全球大的煤制乙二醇生产基地。该公司的“”陈祥恩在全国两会上郑重提出这样的议案,说明我国煤化工产业已到了非规范不可的时候了。
  
  “爆发式”增长导致产能过剩
  
  我国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但地质条件差,开采难度大,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的68%,石油的人均占有量也只有世界的7%~8%。因此,提高煤炭转化效率、开发和利用好宝贵的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核心任务。
  
  近些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和煤炭企业把发展煤化工产业作为提高煤炭转化率、拉长产业链条、增加煤炭附加值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积极上马建设煤化工项目。随着煤化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大的煤化工产业国。
  
  就煤炭“后起之秀”内蒙古来说,国家为支持该区经济转型发展,自“十五”初期开始支持其开展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先后建设了神华108万吨/年直接液化、伊泰和神华两个16万吨级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神华包头60万吨/年煤制烯烃、通辽金煤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克什克腾旗大唐4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和鄂尔多斯汇能16亿立方米/年煤制气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建成投产,有的已产生了一定的效益,为内蒙古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给全国作出了示范。
  
  “近年来,受各地煤炭资源政策的影响,很多企业提出要建设煤化工项目。”陈祥恩表示,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2012年7月召开的一次会议透露,各地方政府发展煤化工的热情非常高,全国各地共向国家发改委上报104个煤化工项目,这些项目在“十二五”期间规划的总投资规模达2万亿元。
  
  来自官方的数字也印证了这一点。2012年11月8日,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将内蒙古确定为煤炭深加工试验示范基地的提案》中指出,仅各地上报至国家发改委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已达100多个,投资总规模超过2万亿元,如全部实施,每年需用煤炭超过9亿吨,用水超过20亿吨,排放12亿吨二氧化碳。
  
  大而不强暴露诸多问题
  
  我国煤化工产业虽然发展历史较长、规模较大,但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偏低、竞争力不强。已建成的示范工程虽然取得了经验,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业内专家认为,示范工程在技术指标、工程设计、建设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特别是煤炭和水资源消耗大、利用效率低和二氧化碳排放高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煤化工产能严重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煤焦化和煤制甲醇企业普遍亏损。”陈祥恩认为,前几年,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条件,不注重能源转换效率,盲目发展煤化工,导致产能大幅过剩。以甲醇为例,截至2012年底,全国煤制甲醇生产能力约5360万吨,但行业整体开工率不足50%,全年除极少数企业盈利外,80%以上煤制甲醇企业亏损或盈亏平衡,甚至连综合生产成本低的焦炉煤气制甲醇企业,也因焦炭装置负荷率太低、原料供应不足而难以实现盈利。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煤制甲醇项目在建,未来形势更加严峻。
  
  更重要的是,煤化工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特别表现在对水资源的影响上,这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格格不入的。陈祥恩进一步分析说,综合行业的平均水平来看,目前,生产1吨煤制油的耗水量约为9吨。近年来,新开工建设的煤化工项目主要集中在煤炭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但这些地区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煤化工产业的高水耗成为其大的隐忧和软肋。
  
  尽管如此,各地投资建设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新型煤化工项目的热情依然很高,产能过剩隐忧初现。据统计,2012年以来,国内在建和拟建的乙二醇产能合计达到620万吨左右;2012年~2015年,有16个甲醇制烯烃(MTO)和甲醇制丙烯(MTP)项目会陆续投产,合计带来将近1000万吨的烯烃产能。
  
  严格调控确保能源安全
  
  实事上,针对煤化工行业无序发展所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国家早就有所行动。为防止盲目建设,国务院和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在内的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和文件,以引导煤化工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006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做好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西部地区发展煤化工应“量水而行”;2008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除已有的2套示范项目外,一律暂停煤制油项目审批,严禁化整为零、违规审批;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煤化工作为“六大过剩产业”之一;2011年,国家发改委再次下发《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强项目审批管理,严格产业准入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还按国务院要求,组织编制了《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希望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到技术创新上来。通过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建设,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步伐,推动传统煤炭加工转化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同时,将煤化工产业作为反制国外油气资源控制的重要手段,合理控制石油对外依存度,确保能源安全的举措,提高煤炭整体转化效率,促进我国煤炭利用方式的变革。
  
  陈祥恩建议,贯彻落实已有规划和政策,确保政策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切实防止各地无序发展。国家应尽快正式出台《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对各地规划外的煤化工建设项目进行梳理,做好项目审查和监管,严禁违规审批。
  
  “还要研究利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产业基金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企业向下游和延伸产业链,进一步调整产业产品结构。”陈祥恩举例说,比如,煤制油企业向更的航空煤油、润滑油等产品延伸;煤制烯烃企业加大芳烃开发力度,实现烯烃、芳烃的耦合联产,向精细化工产品方向拓展。
  
  陈祥恩后表示,针对严重过剩的甲醇产能,国家要加快甲醇汽油的试点进度,激活甲醇市场,盘活现有资产,做好能源替代。建议在河南等甲醇工业大省稳步开展甲醇汽油试点工作,并加紧出台国家低比例甲醇汽油标准。

上一篇:苗圩:产能适度过剩政府应容忍甚至乐见其成

下一篇:王瑞祥: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快自主研发能力建设是关键

相关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