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提高产能是否会降低质量呢?
时间:2022-01-17 阅读:115
国内众多机械厂自去年以来,依靠大量加班工作,24小时不停机来提高产能。外界的质疑声也随之产生,这是否会降低质量呢?
从事生产工作和质量控制工作,但也很有兴趣参与这种讨论,谈下自己的观点,也希望能够******同行的指点,有所收益。
首先,中国有句俗话“慢工出巧匠”。换句话说,东西要慢慢地做,才能做得好。一年多以前,很偶然地听一位朋友说,北京奔驰的产品要比德国原产的质量好。原因是在北京工厂的产量较低,有足够的时间来有效地实施产品质量控制流程,该检查的检查、该调整的调整。但在德国,产量较大,很多确保质量的措施不能******得以有效实施。当然,这只是我的道听途说,没有考证。但从传统观念上讲,有其道理。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国内的企业产量到底有多大呢?恐怕多数还比不了大型******型车企。但是不是产量过大了,不能只从数字比。我觉得要从是否超过了设计产能来考虑。据我了解,一条生产线产能确定时,相应的质量控制也就规划好了。也就是说,只要没有超过产能,从理论上讲,质量不应该出问题。那么,是否是24小时加班提产能也就不是质量的决定因素了。是否超过了应有产能,是判断质量的******步。
******,刚才也提到了,质量控制流程。只有有效的实施质量控制流程,才能确保质量。我曾和很多同行,发现每个企业都有完整的质量控制流程。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这些流程和控制方法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以实施,形同虚设,或不能得以******实施。那么,是否24小时加班也就不再重要,是否超过产能也不再重要。能够有效地实施控制方法并且在超过预计产能时能够及时地做出相应的质量控制策略调整,就应该可以保证质量。
第三,成本。其实,有时候消费者看到的质量问题并不全是生产质量控制所决定的。我们有很多消费者,都有一种观念,就是一定要买******批产品。这后面的原因就是,很多企业要在******批产品时竖起品牌,打开市场。尔后,就想办法减成本,扩利润。事实上,这是很多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仅国内企业这样做,很多******型企业也这样。这时,作为消费者,我会问,你的成本降了,给我的价格降了吗?如果没降,我不愿接受。如果价格降了,我又会问,性价比呢?如果降了,我也不愿接受。如果价格降了,质量略有牺牲,性价比提高了,我还挑剔什么呢?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吗。
第四,何为质量。我个人认为质量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狭义的,即和生产相关的;一个是广义的,即包括了成本以及研发等因素的综合性能。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很难区分哪些是生产引起的,那些是设计引起的,而通通把问题归为“质量”。举例而言,如果某款车在研发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到悬架零件的耐久性问题,即便在生产阶段质量控制是好的,车到消费者手中一样会出问题,对消费者而言就是质量问题,但事实上这与生产控制毫不相干,与是否24小时赶工更不相干。在设计研发上予以适当投入,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的总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