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加拿大钾肥争购战

2010-10-14 08:58:43646
来源:
    “第三者”正在让钾肥产业*大规模的并购战变得越来越诡异。

    2010年8月中旬世界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 Billiton)采取对加拿大钾肥公司(Potash corp,简称“加钾”)采取收购行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并不财大气粗的*公司(简称“中化集团”)却成了事件的焦点。

    有报道称中化集团已上书政府寻求支持争购加钾,也有消息称中化集团和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控股、加拿大一家养老金机构或俄罗斯一家公司等方面洽谈合作,不过来自官方层面的不置可否却陡显了问题的复杂性,中化集团的态度始终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

  世人都看到了加钾被收购后钾肥产业可能走向的垄断局面。多年来,中国钾盐资源奇缺的局面造成了国内对这场交易的过分解读。而外界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交错起伏,恰恰反映出了中国钾肥产业的问题并不单单是“攘外”。

为何是中化

    中资公司卷入加钾并购战之后,各界鼓动中化集团果断出手的声音络绎不绝,但是中化集团对外界的回应一直还停留在“密切关注”的阶段,出面以官方身份说话的也一直是中化集团新闻发言人、总裁办主任李强。

    李强在接受时代周报问询时强调对媒体的报道不予置评,他依然坚持先前的说法,“我们肯定会关注这件事,对事件的影响表示关切,但是现在所有外面的消息都是媒体自己说的”。

    中化集团的低调表现还体现在公司其他人士身上。日前,中化集团控股的中化化肥钾肥事业部副总经理鹿虹在一次行业会议上绝口不谈此事。对于加钾如果被并购后对中化化肥的影响,鹿虹仅对时代周报表示,他们正在做一些准备工作研究此事,不过“暂时看来没什么影响”。

    据资料显示,加钾是中化化肥的主要股东之一。

    至今,据未经证实的消息显示,中化集团已经决定加入战团并开始筹措资金,但是它需要联合几个合作伙伴,这项工作进展似乎并不顺利。据报道,中化集团与俄罗斯钾肥生产商Uralkali的会谈已经破裂。

    据记者调查,可以肯定的是,中化集团方面已经在做一些准备,包括向政府部门和协会方面以及金融机构等,尝试寻求支持或合作。

    就在猜测和否认声中,一个小插曲陡然出现。9月中旬,一篇中化集团副总裁韩根生接受《财经》杂志采访的报道引起*关注,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化集团对竞购加钾事件所做的详细的解读。但是三天后这篇报道就被杂志撤掉,理由稍显诡异:“记者没有采访韩根生。”与此呼应的是李强在接受时代周报问询时也表示,“他们失实了,根本没有采访。”

    无论如何,外界的关注自有其理由。

    对于为什么是中化集团应该竞购加钾这个问题,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副秘长亓照英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化集团多年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产业模式,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有优势,加上和加钾方面有股份关系,如果出面竞购是合适的。

    中化集团此前一直是中国化肥的主要进口商,它的贸易量占到全国用量的六七成。1993年4月起它被赋予化肥进口代理经营权,开始代理进口加拿大钾肥产品至今。就在几天前,中化集团还宣布以7500万美元向加拿大方面采购大单钾肥。

    近年来中化集团也逐渐在摆脱单纯的贸易模式,开始在产业上下游推进,逐渐成为中国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种子)一体化经营企业,不过作为*数据统计中跨国指数达到60%位列央企第二的中化集团,至今在海外还没有一块钾资源。

    中化集团近一次海外收购行为还是2009年花费5.321亿英镑全面收购伦敦上市公司Emerald Energy,且已经完成交割,不过这一交易是属于石油业务领域。而它上一次失败的收购就是发生在农业领域,自2009年6月开始,中化集团与澳大利亚新农公司(Nufarm)就并购事宜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谈判,终23亿美元的总报价被拒绝。近年来,出于业务战略转型的需要,中化集团主要把收购目标放在了石油领域,农业领域反而动作偏少。

垄断隐忧

    虽然中国资金是否介入还没有定论,但是世界范围内对加钾的哄抬行为已经推高了钾肥价格。中化化肥钾肥事业部副总经理鹿虹日前在报告中表示,收购事件已经推高了供应商涨价的预期,东南亚和巴西市场已经谈好的价格都超过了每吨400美元。

    黑龙江绥芬河市龙生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一兵对记者分析,虽然还没有感受到事件的影响,但是加钾被收购必然会影响国内钾肥市场,带来价格的上升。百川资讯钾肥行业分析师程磊向时代周报透露,下一年度钾肥涨价预期比较大,有小道消息说大合同会冲上每吨400美元。目前,市场钾肥价格一直徘徊在每吨380美元-400美元之间。

    目前,钾肥行业的集中度明显加快。

    俄罗斯两家钾肥公司也在筹划合并事宜,如成功将超过加钾成为世界上大的钾肥生产公司。

    程磊认为,加钾被收购的命运也许不可避免,目前世界范围内资源性物资越来越少,正在向大公司、大财团手中集中。

    市值已逼近500亿美元的加钾是世界上产量高的化肥生产商。拥有每年1200万吨的产能,占总产量20%。

    9月末,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专门召开座谈会,表示,“必和必拓收购加钾不能看做是一个简单的企业并购事件,背后透显出金融寡头和矿业巨头欲控制钾资源,获得市场话语权的战略布局。”

    亓照英对时代周报表示,必和必拓对钾肥的用心*,数年前就开始布局,并且多次调查中国市场,“可以说这次收购必和必拓60%-70%的目标是针对中国的”。

    必和必拓目前在加拿大已经拥有超过10000平方公里钾盐矿开采权,产能将超过1200万吨。如果它收购加钾成功,其将占到世界产能的50%左右。

    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2005年中化集团旗下中化化肥在香港上市时,加钾作为战略投资者买下中化化肥9.99%的股份,之后几年不断增持至22.05%,它还通过中化化肥间接拥有盐湖钾肥的股份。业内认为,如果必和必拓控制了加钾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钾肥供应。

    此外,必和必拓收购加钾后还可能运用其在铁矿石领域的手段影响钾肥价格谈判。中国方面不愿意看到的就是钾肥价格被必和必拓牵着鼻子走。近几年,以中化、中农为代表的中国谈判团队对外时并不落下风,2010年每吨350美元的价格被认为是中方的胜利。

    对于中国业界的种种担心甚至去竞购加钾,必和必拓方面并没有透露出来中国公关的意思,它对时代周报提出的问题不予置评。不过中国*已经表示,已经注意到并将对这一交易予以关注,如获正式申报,会依法进行反垄断审查。

“三条腿”战略

    国内盐湖和矿床领域专家、中国地质*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郑绵平院士对时代周报表示,中化集团需要冷静下来仔细考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没必要扣上国家战略的帽子。

    亓照英表示,尽管很大程度上冲着中国,但必和必拓收购加钾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年来中国钾肥产业的快速发展。

    钾是植物生长重要的三种营养元素之一,但是我国天生缺钾,有“氮饱、磷贫、钾缺”的说法。钾肥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已经超过了铁矿石等传统资源性产品。据*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中国钾肥的总产量达到了178.59万吨。预计全年产量可能与2009年持平。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表示,从实际需求来说,我国的国产钾肥产量已经能满足实际需求量的70%以上,从今后*来看,只要将国产和境外钾肥企业做实,我国的钾肥供应会保持满足国内基本需求的下限水平。

    而在进口方面,根据中化化肥钾肥事业部副总经理鹿虹透露的数字,中化预计2010年中国的总进口量将超过400万吨,大大高于去年水平,不过即便这样,“中国现在已经不是世界了,美国和巴西、印度都排在了中国前面”。

    郑绵平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国内钾肥行业一直坚持1:1:1战略已经过时了”,这个原则的原意是钾肥来源由国内、进口和境外基地三者的比例各占1/3。不过新形势是中国的钾肥将会分为国内生产和海外基地,逐渐减少进口量。

钾资源之困

    但目前的难题是,国内生产面临能否持续的问题,而海外基地的建设进展缓慢。

    目前国内产量虽然在稳步提升,但是主产地青海察尔汗地区的含钾卤水的品位已从初的1.5g/L下降到1.0-0.8g/L,开采深度也在逐年加深,成本亦提高,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会长李刚表示,“5-6年后,青海察尔汗地区的钾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摆在国人面前。”

    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2.0%(8.59亿吨)的中国迫切需要开发海外钾资源,但至今还没有境外基地实现向国内供应,云南云天化(600096)集团在老挝开发的5万吨氯化钾项目早在今年12月才能实现投料试车。另外5家公司在老挝取得了超过700平方公里的开采权矿地面积,远景储量有100多亿吨。不过中国地质*矿产资源研究所齐文博士对时代周报表示,中国目前在国外取得的钾资源都不太理想,东南亚地区的开采难度都比较大,尾矿处理上的问题也比较多,率太低。

    就在必和必拓收购加钾的行动进行时,中国一家民营企业中川矿业控股有限公司放出消息说,必和必拓也看中了它们在加拿大所有的一块储量达到8.93亿吨的钾盐矿,该公司希望能和国内国企共同建设年产300万吨氯化钾的海外钾矿基地。

    时代周报没能联系到中川矿业控股有限公司就相关问题进行说明,该公司副总经理闫长明以身在加拿大温哥华出差为由拒绝了采访。齐文博士表示,民营企业本身没有实力开发拿到的钾盐矿,希望中川矿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一个合理务实的价格跟国企合作。

进口权争夺

    在业界看来,竞购加钾一事虽然有助于中国掌控更多战略钾资源,但是更多的还是涉及企业自身的利益和发展需要。就像两年前被媒体广泛关注的钾肥进口权之争,企业自身的算盘如何拨打才是决定性因素。

    钾肥进口权之争是一场持续已久且现在仍无结果的角力,斗争的双方是中化集团、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和其余8家同样拥有钾肥进口权的公司。

    上,以加钾为代表的北美地区组成了Canpotex公司统一对外负责谈判,俄罗斯方面包括白俄罗斯钾肥企业则是组成了IPC公司,这两家卡特尔组织几乎形成了对世界钾肥供应的垄断。而在2004年之前,中国拥有钾肥进口权的是三家公司:中化集团、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和只能自用不能销售的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在业界公认的势力划分中,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主要进口来自俄罗斯的钾肥,而中化集团则拥有了部分俄罗斯钾肥和全部加拿大钾肥的资源。

    这种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双重垄断性表现引发了国内业界的质疑,于是在2004年之后,经政府部门批准,华垦贸易公司和山东鲁西化工(000830)股份有限公司等另外7家公司也获准拥有进口权。此后8家公司想降低成本单独和外商谈判,但是中化集团等经过多年耕耘控制了渠道和供应,外方巨头也看不上人微言轻的新势力,所以8家公司始终捞不到好处,它们频频上书求援,但是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结果。

    华垦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静对时代周报表示,现在他们的进口钾肥主要来自以色列,预计今年的产量不到20万吨。另一家企业山东鲁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钾肥采购的经理魏玉章表示,他们的钾肥进口主要来自以色列,今年已进口10万吨,不过公司全年的需求为25万吨,缺口后由中化集团的进口钾肥补充。

    多年来,中化集团一直和Canpotex公司及其背后的加钾在合作,如果合作方换成必和必拓,中化集团是否还能像以前一样顺风顺水?业界看法不一。

    此次加钾事件发生之后,一位业内公司高层即对时代周报表示,“其实中化集团就是加钾的‘利益相关方’”。在这位人士的眼中,即使中化集团出手竞购也更多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它在国内销售进口钾肥需要赚取稳定的差价同时不让成本上升更多,中国钾肥进口是垄断,必和必拓收购是垄断,垄断对垄断,跟粮食安全和农民没什么关系。

(本文为本网整合)

上一篇:有色金属行业重组在提速

下一篇:美国能源信息署:上调2010年非欧佩克成员国石油产量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