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2010年度让光伏产业强劲复苏热点新闻事件盘点

2010-12-29 11:17:25883
来源:中国化机网
  2010年,随着经济逐渐转暖,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国内外光伏产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复苏态势。
  
  几大厂商2010年的出货量大幅提升,“订单接到手软”应该是中国光伏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直接地反映。尽管中国光伏产业制造环节的优势继续扩大,但光伏产业结构隐患没有得到本质改变,企业受环境影响仍然较大。另外,国内应用市场有所扩大,但并未真正启动,应用空间仍然极其有限。未来,我国光伏发展赶超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作为本年度后一期报纸,编辑选择了太阳能市场几大重点事件盘点并加以点评,希望与读者一共分享太阳能产业在这一年中的喜忧!
  
1、NEWS·2010:欧元贬值殃及中国光伏
  
  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迟迟不见好转,欧元贬值加速。从2009年圣诞到2010年上半年,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从“10字头”跌进“8字头”,半年时间,欧元对人民币贬值超过16%。中国光伏行业80%以上的市场在欧洲,这个行业成为欧元贬值*的受害者,对光伏企业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许多公司采取了套期保值的对冲手段,尽量避免损失。
  
  点评直面危机吃一堑长一智
  
  2010年上半年,刚有起色的中国光伏企业一直纠结于这波汇率行情中。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合同大多以欧元计算,因此在这波汇率行情中,损失*,产品处于产业链下端,也将直接面临终端市场的需求考验。其实,汇率变化问题对于光伏企业来说并不陌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整个光伏企业就已经切身感受到了汇率的杀伤力。从2008年6月开始,欧元大幅下跌,3个月时间,欧元兑美元汇率跌幅超过21%。汇率如此剧跌,每100万欧元的营收经过汇兑后,损失就达21万欧元。面对这种局面,业内专家建议中国企业使用金融工具,多途径对冲一定比例的欧元合同,把汇率风险降低到小程度,比如套期保值。
  
  所谓套期保值,即光伏企业与客户签订欧元销售合同后,与银行签订一个协议,约定未来结售汇的外币币种、金额和期限及汇率。假设约定1∶9的汇率,那么当欧元继续下跌到1∶7.5时,若光伏企业与客户交易时仍用1∶9来结算,就可以锁定光伏企业的汇率风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接受了2008年的教训,中国光伏企业在被汇率冲击中抵抗力增加了不少。
  
  2、NEWS·2010: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
  
  5月17日,在*、国家*的指导下,国内22家光伏企事业单位做为发起单位,在江苏常州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并举行了成立大会。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是由从事光伏产品及应用的研究、开发、制造、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及有关机构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社会组织。22家发起单位涵盖了多晶硅及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应用系统及*设备在内的产业链骨干企业,多晶硅总产量占到全国的70%以上,太阳能电池总产量占到全国的50%以上,其中4家企业为2009年光伏,在行业内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极高的影响力。
  
  点评联盟成立是行业进步标志
  
  近年来,伴随着范围的新能源投资热潮,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在部分地区,光伏产业甚至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光伏产业也经历了“被过剩”的尴尬,蒙上了来自欧洲反倾销的阴霾。特别是反倾销危机发生后,偌大一个中国光伏行业竟没有一个公认的行业组织和协调机制,来协调大厂之间、大厂与小厂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仅有的几个省级光伏产业协会能够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中国光伏企业高速发展、瞬间创造巨大财富的背后,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的尴尬。光伏产业联盟的成立,可以有效解决国内光伏关键技术落后、标准体系缺失、认证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是中国光伏产业整体向前推进的重要标志。
  
  3、NEWS·2010:国内多晶硅缺口巨大
  
  国家海关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9月份多晶硅进口4757吨,同比增长90.1%,1-9月份累计进口31503吨。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太阳级和电子级多晶硅需求在7万吨左右,也就是说缺口将近一半。
  
  2009年9月*发布《关于抑制部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即“38号文”,将多晶硅列进“产能过剩”黑名单,停止对多晶硅扩产项目审批,阻碍了产业的发展。目前,呼吁“38号文”松动的声音再起。
  
  点评光伏行业“很受伤”
  
  多晶硅是整个光伏行业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自2005年以后,国内外光伏市场迅猛发展,对多晶硅的需求迅速增长,在国外技术层层封锁的情况下,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国内企业大胆投资,开工建厂,通过自主研发、系统集成创新、引进*进技术等方式,在短短3—5年内基本掌握了高纯多晶硅材料的生产技术,使我国多晶硅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我国多晶硅的产量分别达到1093吨、4685吨和20357吨。今年产能和产量有望分别超过8万吨和4万吨。多晶硅项目投产期约为2年,而从2009年下半年至今,多晶硅项目受制于*38号文,新建/扩建的项目较少,预计2011年—2012年,我国多晶硅产能变化不大。
  
  38号文件的实施,导致国内多晶硅企业在发展上缩手缩脚。眼看着此轮多晶硅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国内多晶硅企业只能扼腕叹息。
  
  目前,多晶硅企业主要以传统的七大企业为主(Hemlock、Wacker、REC、MEMC、德山、三菱、住友),在2008年之前他们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2008年之后,韩国OCI公司异军突起,产能急剧扩大,目前已达到17000吨。根据目前统计的数据,2010年—2012年国外多晶硅产量将分别达到12万吨、15.4万吨和15.9万吨。
  
  尽管如此,国外多晶硅巨企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仍在加快布局,并纷纷宣称要扩大产能。预计2012年之后,这些大厂的产能将再攀新高。国外多晶硅企业的大张旗鼓,更深刻地反映出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部门在决策程序上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4、NEWS·2010:中国大光伏电站批建
  
  11月2日,国家*批准大光伏电站——鄂尔多斯2GW光伏电站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实际上该项目原定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但由于相关方面对薄膜技术和项目的建设成本质疑,所以项目审批一再受阻。据悉,此次该项目获批筹备建设,与美国福思太阳能这一主要投资方的积极努力有很大关系。
  
  鄂尔多斯2GW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是当前世界大光伏电站的25倍左右,显然工程投资额十分巨大,这也是该项目分四批建设、一直到2019年才能完全建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显然,一旦鄂尔多斯2GW光伏电站建成并稳定运营,其建设和维护经验将被国内外其他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所借鉴。
  
  点评项目具有*性意义
  
  尽管鄂尔多斯光伏电站项目以美国福思太阳能为投资方,但并不妨碍该项目对中国太阳能产业的*性意义。
  
  该项目的建设将为薄膜光伏电池技术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这将促进国内光伏电池技术运用的多元化。虽然当前薄膜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晶硅电池低许多,但是它具有造价低廉、发电能力无衰减性等优点,一旦该技术在大型光伏电站中取得良好运用效果,那么极有可能推动薄膜光伏电池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运用。鄂尔多斯2GW光伏电站分四期进行,时间跨度长达近10年,这也为薄膜光伏电池技术的提升留足了时间。
  
5、NEWS·2010:国内第二批光伏项目招标
  
  国内第二批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于今年6月下旬启动,8月10日正式发出技术标,共包括西部6个省份的13个项目,总规模280兆瓦,特许经营期25年。按照区域分配的是:内蒙古60兆瓦、新疆60兆瓦、甘肃60兆瓦、青海50兆瓦、宁夏30兆瓦、陕西20兆瓦。是我国迄今为止大的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
  
  如此巨大的项目自然被各光伏企业视为必夺之“羹”,然而竞标结果与之前业界预测的一样,仍以“报价低者即为中标人”的原则进行,中标电价全部低于1元/千瓦时,高电价为0.9907元/千瓦时,低电价仅为0.7288元/千瓦时。此外,这次招标的13个项目标价均低于1元/度,且全部由央企中标。其中,中电投是大的赢家,13个项目揽到7个。
  
  点评民营企业依然是配角
  
  总建设规模为280兆瓦的国家第二批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中标结果出炉——一个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期待之外的结果,让光伏产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个价位出来后头疼的应该是国家*,虽说是低价中标,但是0.73元左右的价格中标也预示着这次摸底很失败。“这一轮,很多*企业参与中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想到却搅乱了价格。”有业内专家指出,按照目前的竞价计算,此轮招标涉及的部分项目预计要17-18年才能实现盈利,而这些项目的特许经营期也只不过才25年。
  
  国内第二次光伏项目招标结果出炉,“低价”和“国企”成为关键词。中标电价全部低于1元/千瓦时,表明企业对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信心。国企高调入场,未来光伏产业竞争将加剧。未来国内光伏发电的推进仍将以项目招标的形式进行,短期内仍难以推出统一的上网电价政策。国内市场的启动条件尚不成熟。
  
  *发布的“新36条”中“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建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步履维艰。民企光伏企业目前在生产方面是者,但对整个光伏产业而言,他们依然只是配角。
  
6、NEWS·2010:301调查案
  
  今年9月9日,美国大的工会组织之一——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按照《1974年美国贸易法案》第301节的规定,向美国贸易代表(USTR)办公室提交了长达5800页的诉状,称中国政府给予新能源企业高额补贴以提高中国风电、太阳能的价格优势,影响美国就业;同时指责中国对外国企业参与招标采取歧视性限制。10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处决定对中国新能源进行调查。该项调查将对我国风能、太阳能、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行业造成较大影响,涉及154家中国新能源企业。对于美方的这项举措,中国政府以及企业都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激烈的回应。
  
  点评尽管站不住脚,但后期影响明显
  
  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此次成为USW发难的对象,然而仅对于中国的光伏产业来讲,USW的指责就站不住脚。在USW所指出的“关键原材料控制”方面,虽然中国的硅矿丰富,但由于技术原因,中国需要将硅矿廉价出口到国外,再从发达国家高价进口多晶硅等原料,目前中国全年所需要的多晶硅中仍然有50%需要从美国等国的光伏企业进口。在“大规模政府补贴”方面,*,太阳能光伏产业受各国重视,各国政府都大力扶持。德国等国出台的上网电价补贴,美国等国出台的退税或一次性补贴等,都属于政府对本国光伏产业补贴的做法。
  
  由于美国光伏市场与中国光伏市场一样属于新兴市场,光伏市场容量的基数相对较小,而且目前绝大部分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市场还是以欧洲为主,所以短期来看,即使美国后续采取一些报复措施,对中国相关企业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但是从长远来看,美国光伏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此次美方的301调查及后续动作可能会对中国企业布局美国市场的计划造成较大影响。
  
7、NEWS·2010:第二次金太阳示范工程
  
  12月2日,*、*、*以及国家*四部门联合宣布,在对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部署中,*财政将对关键设备按中标协议价格给予50%的补贴,其他费用按不同项目类型分别按4元/瓦和6元/瓦给予定额补贴,并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3个开发区确定为中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
  
  这次招标项目重点为大型工矿、商业企业以及公益性单位既有建筑等条件建设的用户侧光伏项目和在偏远无电地区建设的独立光伏发电项目。为缓解成本高、上网难等难题,国家要求把各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国内扩大光伏发电应用的重点。
  
  点评推广艰难不容乐观
  
  尽管国家再次下大力气推进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去年的“雷声大、雨点小”的推进相比,今年的道路依然走来艰难。毕竟,并网始终是光伏的心中之痛,此痛不除,国内市场将如何启动的难题便无解。仅仅凭借提出的“自发自用”、“分布式发电”的概念仍不足以提振设备商与运营商的积极性。新出炉的金太阳工程补贴政策,不少国内光伏设备制造商直言“不*”。
  
  2009年7月出台金太阳示范工程的政策时,业界曾欢呼声一片。可是一年多过去了,中国的光伏电站建设依旧缓慢。一项政策能否起到好的效果,终还是要让时间来检验。金太阳示范工程政策执行到现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今年管理层已经注意到并逐步纠正。尽管如此,比起国外发展光伏的步伐,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继续踱着“四方步”欲行又止了。
  
8、NEWS·2010:新能源配额目标将写入“十二五”规划
  
  9月8日召开的*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将得到扶持,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新能源已被列入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发电并网一直是困扰这一产业发展的难题。近日,国家*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发展配额目标将写入“十二五”规划。这也是《*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后,国家*对相关内容表态。
  
  配额将根据各地区发展状况制定,具体目标将写入“十二五”规划,完不成任务的电力公司和相关责任方将被替换。目前,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均已实施配额制,以促进本国新能源产业发展。
  
  点评光伏产业一个大利好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拥有世界上大的产能,但国内的市场并不大。据了解,我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已形成初稿,规划中提到,以光伏发电作为我国发展潜力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另外,规划还提到将在“十二五”期间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限制。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国内的光伏市场将有望开启,对整个产业链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利好。
  
  来源:中国能源报

上一篇: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力排名

下一篇:安徽省芜湖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