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集团成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 2011-02-28 11:38:33501
据悉,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医药企业成立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与此同时,广药宣布积极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对旗下12个品种开展转化医学研究。
提高药物的综合临床应用价值
传统科研模式的投入虽然不菲,但在过去数年中研制的新药数量却在显著减少。造成这种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原因之一,正在于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阶段转化的困难。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凯先院士告诉记者,目前,“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脱节,基础研究积累的大量数据的意义需要临床解析。”有调查发现,1979~1983年在《自然》等杂志中有101项明确宣称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研究,但20年后发现仅有5项研究获准用于临床,仅有1项得到真正应用。因此,尽管近10年来药物研发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新药上市速度依然处于迟缓甚至停滞状态。
转化医药研究,是近年来医学健康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模式。与传统医药研究中基础研究和临床之间的关系不同,转化医学强调以临床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将基础研究新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医学技术,即从实验室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室的连续过程,简称为“B-to-B”。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在两者中间架起桥梁。一方面极力缩短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会大大提高药物的综合临床价值。
据广药集团总经理李楚源介绍,新成立的广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以广药集团为主体,联合钟南山院士所带领的呼吸疾病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等10多家医疗单位和科研机构。该中心成立后,将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而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临床需求出发提前进行新产品市场定位,降低研发费用和风险,并大大加快新产品研发和上市的速度。
为基本药物提供客观评价依据
评判一个药物优劣不能单看价格,而应该看其主治疾病的种类、疾病发生率、预后并发症以及药物疗效、疗程、安全性、药物经济学乃至于售后服务等综合临床价值。目前在各地药品招标中,出现了一味看重药品价格而轻视药品质量的“唯价格论”现象,甚至出现了为追求中标而采用低于成本价的现象。与会专家认为,此举显然违背转化医学“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转化医学通过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等多种药物评价方法,为基本药物提供客观的评价依据。本次论坛上,广药集团宣布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12个大品种包括白云山板蓝根颗粒、白云山消炎利胆片、中一消渴丸等。其中部分转化医学研究项目已经初显成果。如“中一牌消渴丸循证医学研究”日前已完成全部临床试验并报告了初步分析的结果。该大型临床研究由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纪立农教授主持,在上采用严格的临床试验设计——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的临床试验方法评价“中一消渴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纪立农教授表示,该研究以客观数据证实了“中一消渴丸”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白云山和黄中药与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合作开展的“白云山板蓝根颗粒抗病毒机制研究”和即将开展的“白云山板蓝根颗粒防治季节性流感临床评价研究”,由钟南山院士担任学术*;广州中一药业与北京大学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即将合作开展的“中一牌消渴丸药物经济学研究”,由该校刘国恩教授担任学术*……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任德权表示,“卫生部日前提出,应重视转化医学研究。广药集团在业内抢先一步,以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结合来阐述基本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及意义,可为其他企业参与转化医学研究提供借鉴。”
李楚源总经理告诉记者:“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等研究,高度重视集团12个大品种的转化医学研究,一方面体现了广药集团积极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中成药多来自于临床的经验方,这种研发模式在转化医学研究方面有很大先天优势,我们将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比如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分子分型技术等,将民族传统医药发扬光大。”
来源: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