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震后复苏进程不容乐观
- 2011-03-25 10:28:381659
的确,许多人很快就引用了1995年那场可怕的阪神大地震的后果。尽管那场地震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但对于我们分析灾后的日本实在是太有限了。对于日本和社会而言,过分依赖这个例子可能无法做出适当的政策反应。
首先让我们看看1995年的那场地震灾难与日本目前悲剧的相同之处。这两场灾难都是由于地震而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大规模的物质财产损失,都需要日本政府救灾工作*地展示其灵活性。同样地,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盟邦都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帮助。类似的,伴随着物质财富的破坏,公众日常经济生活陷入混乱的现象。
正如阪神大地震之后的情况一样,当前抢救幸存者的工作告一段落后,重点将会放在巨大的重建工程上。救灾工作同样需要大规模的预算拨款(阪神地震后的救灾与重建预算拨款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2%。),受灾害影响的家庭将获得财政救助,以帮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恢复正常的生活。道路、住房以及大量的其他基础设施将得到修复和提升。
这些相似之处导致一些经济学家早早就做出了这场灾难对日本和经济后果的预测,包括2011年日本经济增长出现急剧下跌后又大幅上涨的预测。认为日本经济在经历了初期的衰退后经济活动会出现激增的局面,意指日本的税基和GDP会迅速复苏。这些预测警告其他国家的决策者们要谨慎应对,不要反应过度。决策者们不应立即将日本的这种发展纳入自己的思想意识中,而应该把这看做是对经济的“过渡”性影响,即这种影响是暂时、可逆的,因此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应“看穿”这种表象。
但是,这种(进行比较)方法存在可能低估这场灾难对日本国内和影响的风险。其结果是,日本从政府到企业和家庭个人对这场灾难的后果都估计不足,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我认为,这种不当的诊断事实上终可能会延误病情,使日本经济无法获得基础牢固的复苏。
五个因素表明,日本正面临一场的困难和性质难以确定的挑战。,日本这次是三个灾害叠加(一场可怕的地震,一场毁灭性的海啸,一场核危机),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是阪神大地震的两倍。而且与阪神大地震不同,这些灾难对东京造成了影响(幸运地只是造成了间接影响),而东京地区的工业生产占日本的40%。
第二,日本的公共财政状况比1995年弱,人口因素与那时相比也不太有利。而今,国内公共债务大约占GDP的205%,而1995年约占85%。日本现在的主权信用评级为AA,而16年前是AAA级。这终削弱了应对财政措施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第三,日本的基准利率已经接近于零,而且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这破坏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尽管日本银行采取了大胆和的行动,向日本经济大量注入流动资金,但效果依然不佳。
第四,核灾难的不确定性使这场可怕的自然灾害影响难以估计,这增大了重建的难度。鉴于破坏和危险的程度,日本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其发电能力,这影响了潜在的GDP增长速度。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众所关注的,因为核灾难对日本人心灵上影响的不确定性也必将对经济产生影响。
第五,日本的外部环境现今更具挑战性。在阪神大地震后的重建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美国的信息技术和通讯革命,欧洲政治和经济的聚合,导致需求高涨,生产热火朝天。
如今,发达经济体的总需求仍处在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阶段,而如巴西和中国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在调整政策,为控制经济过热而急踩刹车。与此同时,在供应方面,各国都在忙于应对原材料价格不断高涨且不稳定的局面,而中东局势更是导致了石油价格的猛涨。
如果这项分析正确,则意味着日本此次重建面临的困难局面要比阪神大地震后严重得多。此次灾后财富与个人收入的缩水将更加严重,而复苏进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也更加复杂。
在国家层面上,根据这种分析迫切需要举国团结一致和采取果断行动,而日本政治多年来已经没有这样的意识与行动了。没有这种举国一致的团结,当局将难以讨论和实施中期经济发展计划。救灾对策的核心不仅仅只是重建,而且要推进经济快速而可持续的增长。
日本的这场灾难将增加经济恢复的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日本这个*三大经济体在灾后初期消费的下降,供应链(尤其是高科技和汽车产品)的中断等等。而日本的核危机将使其他国家的核电发展出现更大的不确定性。
从金融角度来看,这场灾难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取决于新的政府借贷规模、发行政府债券以增加货币流通量的规模,还有回流日本用于灾后重建工程的资金数额。回流的资金数额越大,对某些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就越大。
因此,尽管冲动难抑,好避免在目前这个早期阶段做出分析预测,以免贻误大事。预测此次日本三重灾难的真正后果及其对日本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深入分析。
面对这场巨灾,日本人民已经展现了令人钦佩的勇气。我毫不怀疑日本能够得到重建与经济复苏。然而,此时我们更要抓紧复归理性与正常的思维,深刻地分析与思考如何能够使日本更快地从这场灾难中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