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珠三角遇模具机遇 产业有发展优势

2011-05-09 10:47:391245
来源:中国化机网
       广东是中国模具大省,产业规模约占全国6成份额,商业生态较好,省政府、省经信委相继引来了中船、东方电气、中航专线飞机等企业在珠三角地区落户,新中国造船厂工具船也作为省重点项目在南沙迁建开工,给广东省的装备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十一五”期间,广东模具又有了较快的发展,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模具收入一直占全国40%以上。据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广东模具进出口一直全国,出口占全国总额的近一半。广东模具在家电塑料模具中一直全国平均水平10年左右,作为整体外向型模具企业,有些企业的制模方式、专业化水平、管理水平都与*发达国家接近,但多数属于三资企业,他们的模具制造理念与接轨,他们的高精密模具全部出口到发达国家。有些企业聘请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引进*进管理软件,这比原来国内企业注重*设备引进更进一步。广东模具企业虽然在“十一五”末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额、营业额有所下降,但随着经济的复苏,企业抓住机会,危机之后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十二五”广东模具产业优势分析

  1、企业要多关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广东模具企业更要关注广东“十二五”发展规划。广东工业将以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为近期产业发展重点,以推动整个产业布局,终实现整体调整,这也是广东工业实现双转移腾笼换鸟和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延续。电子信息涉及精密五金模具,而新能源汽车更是带动整个广东模具整体发展的重大机遇。

  2、广东在能源汽车的投入接近100亿,到2015年,广东将形成20万辆以上的电动汽车综合生产能力,新能源汽车项目为布局未来汽车技术优势,抢占汽车产业的制高点。对于模具企业,“十二五”能够发展也表现在汽车模具上,这对全国模具企业来说,都是很好的发展机遇。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突破1700万辆,到2015年保守估计有望达到3500万辆。其中蕴含着几百亿的模具“蛋糕”可分,我们能否抓住?

  3、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也是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电子信息领域项目、船舶制造、大飞机项目都是我们的市场机遇。

  4、国家对模具这类高科技的基础工业在政策层面上一定一如既往的支持和扶持,尤其对民营企业扶持空间很大。模具企业中更多的是民营中小企业。

  5、从全国开放的大格局来看,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从环渤海经济圈到振兴东北,从西部开发到中部崛起,不论是吸引外资还是内需拉动,未来经济看好将带动模具整个行业的迅速发展。

  广东模具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1、广东模具企业大的不确定因素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对于以外向型为主导的模具企业,将失去成本优势,一些中低端的出口模具企业将难以生存,的模具企业影响不大;

  2、各国因金融危机而保护本土企业,所以以出口为主的模具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3、中国的模具企业很难直接进入品牌的产业链;

  4、广东模具从家电塑料模具转向汽车塑料模具需要一个过程,家电塑料件讲究塑料件之间的配合,汽车更强调塑料件与其他材料件的配合;

  5、广东模具人才在全国同行内比较抢手,许多人才被全国大开放的格局吸引到各地;

  6、广东模具企业多数属于小而全,缺乏相互协作,更谈不上在资本层面的整合资源。而汽车模具数量多,一个企业吃不下,又整合不了其他企业的合作,也势必成为弱势;

  7、广东模具还面临着广东战略转型的阵痛期,在双转移及腾笼换鸟的过程中,由于模具服务的下游企业多数因为环保问题或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迁往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对模具企业来说,服务成本加大。有些模具企业也因为收益低等原因被迫迁往欠发达地区;

  8、虽然各地模具产业园建立,但因缺乏引导,不但形成不了模具的产业链和集聚效应,相反变成模具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9、广东模具企业管理方式往往追求人的技能多而不专,在工艺上难以形成专业的沉淀和积累;

  10、模具企业的管理水平仍然是众多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国模具企业拥有大批懂技术、善管理的企业家之时,便是中国模具由大到强的实现之日。

  广东模具优化升级完善产业链

  广东省模具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是东莞。从东莞模具发展看,提升产业升级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东莞实施了招商引资,准备产业结构所必须的资本。为了真正实现由“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提升,东莞建立了招商引资专家库,由市企业、技术人才以及市内专家、教授组成,人数超过100名。在投资考察活动中,请专家提供意见,发挥专家组作用,对引进的项目是否符合东莞产业政策,是否能完善东莞市产业链和符合产业结构,对项目的调整方向、规划及其可行性进行论证,提供专业意见。

  据悉,至2009年底,东莞长安镇1600多家外资企业中有400多家从事机械五金模具业生产,投资额达100万元以上的1000多家民营企业当中就有600多家专注这一行业的生产和销售,34000多家个体工商户中有6200多家从事这一产业的销售和服务,从业人员近15万人,年产值达120亿元,占长安镇工业总产值近30%,占全国模具总产值近10%,机械五金模具的产业集聚在长安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并逐渐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机械五金模具行业中享有盛名。长安镇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模具专业镇”、“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广东省火炬计划模具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饰品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东莞市长安模具产业基地”。机械五金模具产业集群已有较高的度,机械五金模具业已成为长安镇名副其实的特色产业,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了较明显的集群经济效应。

  如何完成模具行业的产业升级?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会长洪惠平认为,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技术参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改革,协会近期先后与新中国造船、中船等大型企业交流,对方已同意以模具、覆盖件、零部件、标准件、非标准件的生产方式参与协作,入股进行组合生产。另外,洪惠平认为符合制造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奇缺是模具业内面临的普遍问题,为此协会与中国台湾高雄应用大学开展校协合作项目,由投资方出资,校协管理入股。

  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模具工业2000年以来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长,“十一五”期间,产销两旺,产量、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模具档次的提高,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模具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技术参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改革,协会近期先后与新中国造船、中船等大型企业交流,对方已同意以模具、覆盖件、零部件、标准件、非标准件的生产方式参与协作,入股进行组合生产。另外,罗百辉认为符合制造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奇缺是模具业内面临的普遍问题,为此协会与国内大学开展校协合作项目。

  2010年,东莞在北京、上海或重庆举行投资推介会,吸引环渤海、长三角或西南地区大型企业与东莞产业对接。东莞将选择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重点目标项目,上门游说,主动发起招商攻势,主要的目标客户是央企、*企业、民营企业。

  作为广东工业生产重要基础工艺装备的模具工业,也正是在这种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中,在努力适应全省工业发展的需求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全行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综合实力逐年扩大,模具制造品种逐步齐全、模具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模具品质不断提高,适应市场需求和出口创汇的能力逐步增强,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地位逐年上升,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称为“当今中国模具大省,不管是生产量还是使用量都是全国大的。”

  东莞模具推动标准化产业集群品牌大放异彩

  俗话说,“企业做标准”。据罗百辉介绍,东莞市目前已制定并发布了包括长安五金模具、横沥塑胶模具、道滘米粉在内的11项联盟标准,道滘粽、虎门电缆等行业联盟标准也即将发布。产业集群想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就不但应该消灭无标生产,还应该通过制订和实施企业联盟标准,不断提高产业技术门槛,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打造高标准的产业集群品牌。

  “东莞制造”一直名声很大,虎门服装、厚街家具、大朗毛织、常平商贸……经过多年的发展,“一镇一行业”已颇具规模。东莞目前已经认定的市级产业集群有15个,涉及电子、光电、汽车、模具、家具以及文化创意等行业。然而,“东莞制造”存在着一个隐忧:一些行业缺乏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统一标准。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全市不少特色产业早已形成一定集聚规模,但也正是由于新产品开发的加快,一些早期制定的标准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速度,使部分产品的生产无标可循,这也造成了产品的无标生产状态。如果再加上国家和行业标准与产品真实质量要求不相符合的现象,无标生产的例子会更多。无标生产的存在,不仅使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也无法保障企业今后的发展。如果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整个行业容易产生的就是无序恶性竞争。由于没有标准或使用标准不同,个别不法企业便用劣质材料来生产,再以低价格来抢占市场,这样的恶性竞争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打击。

  联盟标准可以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未涉及的地方*。一般来说,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偏重于产品标准,而设计、检测等工业流程方面的规定不是很详细,联盟标准可以在此找到用武之地。在实际运行到一定阶段后,可以提升到地方标准乃至国家标准。

  联盟标准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地区的企业制订的标准,供协会会员或当地企业采用和遵守。广东企业曾经普遍不太重视标准的制订。在2009年前,对于“行业联盟标准”,大多数企业还是非常陌生的。到了2009年,随着各方面对联盟标准的宣传和推进,一些企业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甚至积极申请加入到标准的制订中来。通过引导企业自愿承诺加入标准联盟,可以促使标准化水平较低的企业参与标准的制修订与宣传贯彻,对企业了解标准化的概念、提高标准化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目前,东莞全市企事业单位共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205项,其中标准4项,国家标准110项,行业标准81项,地方标准10项,承担全国专业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TC/SC/WG)秘书处12个,制订并发布了11项行业联盟标准。企业参与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涵盖了全市电子信息、食品、五金、建材、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等重点行业。

  如果一个行业已经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了,是否还有必要制订联盟标准?罗百辉认为企业参与制订联盟标准,能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掌握标准话语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制订联盟标准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制订主体有足够的实力制订出高水平的标准。

  当然,为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制订,政府也有政策导向,对企业进行资金奖励。如《东莞市推进制造业标准化工程实施办法及操作规程》第11条规定,每主导制定一项联盟标准,奖励5万元。第20条规定,每年资助2—3个技术标准试点镇街,每个试点镇街资助20万元。每年资助10家技术标准试点企业,每个试点企业资助5万元。从政府层面来看,制定行业联盟标准并广泛推行,可以破解无标生产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打造产业集群品牌。

  2009年10月,长安发布模具联盟标准。据罗百辉了解,长安共有1000多家模具企业,年产值达150亿元。但因为国家标准相对滞后,指标要求偏低。根据本产业集群特点,长安镇和企业参考*国家日本的模具行业标准,制定出八个模具系列联盟标准。该行业联盟标准实施后,有效地提升了长安模具的整体质量水平。罗百辉认为,选择适当的产业集群推行联盟标准,以提高产业技术门槛,消灭无标生产,在一度程度上优化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而提升了区域品牌整体竞争力,形成了“政府 行业协会 企业”的联合运作模式。

  三者结盟制订标准与企业一肩挑制订标准这两种模式各有长短。前者长在调和众议,是一个整合政府、协会及企业等各方面资源的好平台,短处在专业性有所欠缺;后者长处在实践经验丰富,对标准规范更为了解,但在整合资源方面有局限。联盟标准若制订得好,可以起到区别作用,形成良好的口碑,增强地域产品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东莞模具产值150亿辐射效应大有可为

  2010年以来,东莞市大力培育汽配等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招商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外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1-10月东莞合同利用外资达3226万美元,同比增长252.57%,提前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实际利用外资3330万美元,同比增长75.10%,其中1-10月份共新签外商投资项目8宗,累计投资总额达3072.8万美元。

  汽配产业是莞城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之一,至2010年底止,其全区汽配企业生产总值预计接近50亿元,占全区制造业产值份额的55%以上。莞城以莞城科技园、东部工业园莞城园区为载体,将汽配产业定位为未来重点发展产业,不断增强汽配产业链条招商的磁石效应,积极引进汽车配件类生产企业,汽配产业已在莞城形成聚集发展的态势,这将为下来东部工业园莞城园区打造特色汽配产业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莞城园区先后新引入了首期投资达1000万美元生产发动机关键零配件生产企业的福寿汽车零部件(东莞)有限公司,以及日资汽车生产门窗模具及软件开发重点企业日本TSk株式会社。截止到目前,莞城共有汽配企业10家,其中规模企业有7家,累计投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当前所生产汽配产品主要包括汽车电喷装置、空调系统压缩机、转向器、密封件、仪表以及导航仪、汽车马达等近30种,基本覆盖日本本田、东风日产、一汽、上海大众、海南马自达等全国各大汽车生产企业配套产业。2010年预计莞城汽配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近50亿元,纳税总额约达2亿元。据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模具可带动其相关产业的比例大约是1:100,即模具发展1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100亿元,换句话,东莞仅莞城区50亿汽配产业,需要开发5000万模具来支撑。
  东莞悄然兴起了一股汽车产业热,长安、寮步、松山湖、横沥都渴望发展汽车项目。按照东莞已出台的《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到2013年,东莞力争引入一到两家大型汽车整车生产项目。为把汽车产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之一,东莞选定了汽车电子、模具、物流和贸易几大重点突破领域。根据《意见》所透露的发展思路,东莞欲借助整装车的基础,以大型整车项目带动汽车电子、模具、物流和贸易产业。在近期规划中,到2013年,东莞汽车产业要力争引入一到两家大型汽车整车生产项目,引进一批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产业集聚,终发展为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其中,规划在长安、厚街、凤岗,发展汽车五金塑料件、汽车*模具、车用轴承、车用电机等产品,进一步发展轿车用发动机配套件、驱动系统配套件、转向系统配套件、悬挂系统配套件、制动系统配套件等。据罗百辉调查,2007年长安镇有400多家外资企业从事这一行业的生产,30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生产和销售,3000多家个体工商户提供销售与服务,从业人员近10万人,年产值近80亿元,按照15%的增速,预计2010年模具产值实现120亿。相比之下,横沥镇模具产业2009年GDP实现31亿元,同比增长12.7%,预计2010年模具产值将达35亿,占全镇工业总产值30%以上。据罗百辉判断,东莞今年的模具产值超出150亿,预计占全国模具总产值15%左右,支柱产业地位十分突出,产业集聚升级得到有效推进。

  深圳市模具工业园的诞生及筹建历程

  2000年12月20日: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穗明率市**一行,到市机械行业协会座谈指导工作时,黄少萍秘书长提出了关于筹建“深圳市模具工业园”的建议,并得到市政府的关注和采纳。

  2001年1月11-12日: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筹建“深圳市模具工业园”调查工作的建议,李沛良会长率团赴浙江黄岩、余姚、宁海、宁波,江苏昆山、苏州等地模具工业园进行调研。

  2002年2月7日:公明镇镇委书记邓剑平率该镇*班子一行五人到访市机械行业协会,热情邀请机械协会在公明镇规划建设市模具工业园,并承诺为机械协会提供项目用地、办公场所和享受公明镇招商引资优惠条件。

  2002年12月13日:经过和龙岗、龙华、盐田等地考察分析比较,考虑到公明已有模具企业基础并与东莞长安已形成模具上下游企业配套的产业条件,以及公明镇*的热情与决心,经市机械行业协会四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决定选址公明镇建设市模具工业园,并将该项目建议书呈报市政府。

  2003年3月13日:深圳市常委、副市长王穗明到东江集团等模具企业调研,并听取李沛良会长汇报筹建市模具工业园的进展情况。

  2003年3月19日:李沛良会长就筹建市模具工业园之事再次率团赴中国台湾模具园、中国台湾新竹高科技园等地考察调研,并将调研报告呈报市政府。

  2003年6月13日:公明镇发布公府[2003]40号文件《关于成立深圳市模具工业园筹建工作*小组》,正式开始筹建工作。

  2003年7月30日: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深圳的产业需求,将该项目更名为“深圳市模具产业集聚基地”。

  2003年10月27日:深府[2003]190号文件《印发关于支持发展产业集聚基地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区、镇政府为基地的开发建设单位;行业协会协助区、镇政府做好基地的总体规划、招商引资、企业资格审查工作,参与基地技术、信息、培训、展示、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条件成熟、有实力的行业协会和有能力的企业可直接参与基地的开发建设和营运管理”。 2003年12月8日:获市发展计划局批复深发计[2003]1008号文件《关于开展深圳市模具产业集聚基地项目前期工作的批复》。这标志着模具基地迈入开发建设的里程。

  2004年2月20日:市机械行业协会组织召开“深圳市模具产业集聚基地规划高层评议会”,讨论制订模具基地的总体规划意见。

  2004年6月22日:深规土宝[2004]180号文件发布《关于深圳市模具产业工业园区(东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2004年2月23目:市政府印发深圳市产业集聚基地建设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

  2004年2月23目:模具基地筹建办委托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院作模具基地规划。选址于公明镇新规划的南环片区,在玉律村、田寮村以西。规划总面积161.2公顷,分两期开发,设有模具专业生产区、配套生产区、研发中心、会展中心、培训基地等功能。

  2004年8月5日:市政府颁发深府[2004]127号文件《关于认定模具、服装等六个产业集聚基地的通知》。

  2004年8月9日:机械协会以及亿和、铭锋达等10个项目经过按标准审查、现场考察、评分等程序后,应邀参加“2004深圳市宝安区(香港)投资环境介绍会”并在会上与宝安*现场签约入驻模具基地。

  2004年12月30日:协会以及入驻模具基地的企业分别与宝安区公明街道投资服务中心签订《土地开发协议书》,并由宝安区公明镇法律服务所见证全部签订事实。

  2005年1月起:入驻企业按程序分别向宝安区发展计划局、区*、区国土资源与管理局、区发展计划局(返回)、区*等部门申报有关审批手续。

  2005年12月21日:张思平副市长率领市*、贸工局、国土*、规划局、市机械行业协会等负责人赴公明镇模具基地调研,现场协调解决有关事宜。

  2006年9月19日:深圳市模具产业集聚基地开园动工仪式暨亿和研发中心等入驻企业奠基典礼隆重举行。张思平副市长、市贸工局、市*、宝安区、公明街道、市机械行业协会以及有关企业参加奠基典礼。

  2007年10月:模具基地入驻企业亿和控股公司正式投产。基地其他入驻企业也将陆续建成投入使用。

  2007年末:模具基地所在地公明街道划为光明新区管理委员会管辖。

  2008年1月中旬:市机械行业协会会长李沛良率理事会成员及入驻模具基地企业负责人前往光明新区拜会田夫书记等*。

上一篇:药品流通行业整合即将开始

下一篇:温州民企与跨国公司牵手谋共赢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