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外贸增速放缓原因探究

2012-08-31 15:48:15824
来源:和讯网

总部经济理论*者、北京市*副院长赵弘昨日对记者表示,深陷债务危机的欧美各国普遍提出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重塑国家竞争优势,并纷纷采取合格评定程序、检验检疫、环保标准、信息技术壁垒等变相的贸易壁垒,给我国产品出口带来更大阻碍。

赵弘是在昨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上述观点的。

赵弘说,我国总体上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在分工地位还不高。

北京市*昨日公布的调查显示,以汽车工业为例,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整车技术,走上了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大的汽车生产国,2011年汽车产销量在1800万辆以上,比欧盟27国之和还要多出300万辆;但由于装备制造水平不同,核心技术缺乏,我国同时也成为世界大的汽车生产装备进口国,汽车行业所需的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70%以上依赖进口。

赵弘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是“中国制造”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无论是产品还是低端产品,都存在技术含量不够高、附加值不够高的问题。

上述调查还显示,我国的出口还面临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了30%,我国出口企业大部分采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导致出口企业的利润遭受汇兑损失,特别是在汇率变化频繁的时候,企业无法接*订单,经营越来越困难。

赵弘认为,我国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更多企业从单纯的“产品走出去”转变为“品牌走出去”、“渠道走出去”、“基地走出去”,乃至“研发走出去”,通过“总部经济”模式在范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企业规模实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国从经济化的参与者上升为经济化的主导者。

   

上一篇:我国铸造业未来发展情景分析

下一篇:我国石油和石化设备产品进出口总额情况解析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