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科技创新须加大马力
- 2012-09-06 15:25:14408
随着全国新一轮秋收秋播即将开始,各种农机产品又将在广阔的田野上大显身手。“*的农业机械用智能化解放了人力,使*的生产措施规范地用于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效。”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宪法发出这样的感慨。
农业生产一靠科技二靠政策
“这是我们去年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科研项目。”一见面,方宪法就自豪地介绍起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完成的“玉米秸秆与籽实收获关键技术装备”研究项目。该项研究解决了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中的行距适应性问题,实现了玉米收获技术的突破和*适用产品技术的跨越。与人工收获相比,新的装备可提高玉米收获功效20倍以上,平均亩节约成本27元左右,减少损失3%~5%。像这样的*农机新技术、新产品,在中国农机行业数不胜数。几十年来,中国农机行业已经积累和沉淀了一批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从耕作机械到收获机械,从植保机械到节水灌溉设备,从生物质能源到农产品加工各个领域,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采棉机等产品相继问世。
方宪法介绍,智能化、信息化已成为上农机产品的发展趋势,许多*技术的成功运用让农机产品替代人力和智力活动的作用更加凸显。比如,收割机上安装的智能检测系统能自动测算出一亩地收多少粮食,并根据产量分布信息计算出来年对应地块应播多少种、施多少肥;智能化的喷灌机能测出土壤含水量、作物叶面的营养状况,以此来自动调节喷灌量;还有*的GPS导航技术等。
国家农机具质检中心主任赵凤敏介绍,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对农机产品质量监管的不断加强,使我国农机产品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从联合收割机近几年的国家监督抽查数据显示,实物质量的合格率已从2004年的77.6%上升至2012年的100%。
科技是*枯竭的质量源泉
据介绍,我国的农业机械产品共分为65大类、337个中类、1374个小类,共3500多个品种,在国内市场上占有92%的市场份额,但在大型的产品领域,却还依赖进口。“我国产品在作业性能上与水平不相上下,但在产品的可靠性和智能化方面却还有着较大差距。”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陈俊宝坦言。由于缺乏相关的可靠性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联合收割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有的甚至只有十几个小时。
专家们认为,我国的农机产品要在质量可靠性等方面有较大的提升,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需突破。方宪法介绍,比如大型拖拉机上的柴油机共轨技术还没有实现国产化;电液联合控制技术在国内也刚开始研究;信息化、电子化的总线系统的研发也是从零开始。“越是走向电子化、机电液一体化,新技术的创新开发周期和难度也越大,而这些技术都是提高大型农机产品性能的技术保障。”方宪法坚信,只有不断的科技创新,才能为农机产品提供*枯竭的质量源泉。
市场发展急需技术研发配套
“我国农机企业特别是小型农机企业缺乏研发能力,技术进步后劲不足是当前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方宪法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技术储备不足,对超前的科研部署不够重视。“现在农机市场发展较快,需求呈爆发性增长,但研发却缺乏前瞻性。”
以采棉机为例,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人提出希望研发采棉机,但项目却迟迟不被重视。有人甚至提出质疑:“如果都用采棉机了,那采棉工岂不是都要失业了?”随着人工成本的节节攀升,采棉机械化显得越来越重要,机械采棉的成本也远远低于人工采棉。2002年,中国农机院和贵州平水机械有限公司开始合作开发5行自走式采棉机,2008年至2009年才达到小批量生产,直到2011年国产采棉机才批量上市,前后晚了10年。此时,国外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了先机。
当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提出要搞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研究的时候,也有人怀疑:这东西行吗?做出来有人买吗?“实践证明,老百姓需要的就是这个。没有这种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时,对高秆作物有些老百姓干脆就不追肥、不施药了。”现在,由该院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已成为该院的拳头产品,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1/3。“如果我们没有超前意识,现在的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市场估计也已经是国外产品的天下了。”
值得农机专家们欣慰的是,现在,国家对农机行业给予了的关注和支持。除了发放农机产品购置补贴,国家*还对产业技术改造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同时,*还启动了“绿色智能农机装备”国家重点专项,用于支持重大农机产品的研制。
“拥有了国家的支持和超前的技术储备,农业机械化一定大有潜力。”方宪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