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中国能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稳定器?
- 2012-09-12 10:52:51413
德国大众汽车投资9.27亿欧元新建变速器工厂、法国阿尔斯通建设大的水电设备生产基地、美国卡特彼勒大型发动机和GE医疗器械项目……经济下行,一个又一个跨国公司却将新项目投放中国天津。
11日,来自86个国家的2000多位各界名流聚首天津,参加2012夏季达沃斯论坛。经济放缓,中国能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稳定器”,转型“阵痛”中的中国企业如何破茧化蝶,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
寻求突围:经济放缓需重塑发展模式
年销售额规模从1.8亿美元至3000亿美元不等,近半数为私营企业,超过五分之一的企业一半收入来自海外……
咨询公司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11日在达沃斯论坛发布报告,50家中国型企业正在高速增长,并迅速实现化发展,但他们面对的挑战也更加严峻。
一些中国的产业竞争力,仍大多与劳动力低成本连在一起。随着劳动力以及其他投入成本逐渐上升,中国的成本优势日益萎缩。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论坛上说:“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强国必须发展产业,一是占据产品的,二是占据产业链条的。”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进程,这些都对中国制造业形成了强大的挑战。
从在上海建立*、在合肥建立大生产基地之一到在天津新建成环保基地,十年来,消费业巨头联合利华不断将其发展重心调整到中国。联合利华执行官波尔曼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一家企业很容易快速发展,但是很多企业都盲目地追求发展速度,而不是质量”。
“尽管世界经济在过去几年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增速也在减缓,但危机中中国实施了稳增长促消费的一系列计划,不仅稳定了本国经济增长,也让其他一些经济体分享了中国成长的机会,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波士顿咨询公司执行总裁比尔克纳在论坛上表示。
联合国贸发会议9日发布的信息称,根据世界投资前景调查,中国继续在投资者外国直接投资理想目的地中位居。而在上一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已达创纪录的1240亿美元。
人士此间指出,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区间内。随着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并发挥作用,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趋稳。
“世界需要中国元素与中国市场,但中国也需要世界市场与*技术。追求质量有助于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共同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破解“发展焦虑”:转型是“阵痛”更是契机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稳增长”会否再走“经济减速—政策刺激—投资过热—宏观调控—经济减速”的老路?这是达沃斯论坛一些嘉宾担忧的一大问题。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多年,每当速度放缓,就会引发‘发展焦虑’。其实,我们面临的大问题,不是速度,而是结构。”2012天津夏季达沃斯议题组组长佟家栋说。
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变数犹存。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通胀率触顶回落,这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欧债危机仍然会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造成压力。以何种方式有效化解危机,是与会嘉宾关注的焦点。
佟家栋认为,对经济放缓的“中国式焦虑”,主要是转型“阵痛”:如何摆脱*形成的政策和投资依赖,重塑经济结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考验着政府和企业家。
新出炉的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年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排名在经过5年的稳定上升后,今年下降了三个位次,排行第29位。李稻葵认为:“这之中既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中国主动调速换挡的结果。”
“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政府近期启动了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已确定了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的项目。对新一轮的*地方投资热潮,市场给予密切关注。
多位专家表示,中国既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完成经济结构艰难转型的重任,匹配环保、能源、资源的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道必答题。
走出阴霾:寻求增长和可持续的平衡点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反复强调,“未来的经济发展,不应只重速度,更应关注增*率,这是一个经济体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人们注意到,新兴经济体大都实现了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即使在金融危机和后危机时期仍表现不俗。但高速增长背后,仍然掩饰不了内在问题。如何寻求经济增长和可持续的平衡点?
“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率目标,是加快转型的必然选择。”佟家栋说,“从长远来看,不能继续以‘铁公基’为主的投资拉动增长,必须要在转型中调整出生产力,增强自主性增长。”
与一些成熟经济体相比,我国消费与投资失衡的情况仍较严重。培养和拓展新的内需空间,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是当务之急。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为50%,从*看,现代通讯业等将有很多新的商机。”阿尔卡特朗讯亚太区总裁辛睿杰说。
2008年以来,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超过东部地区。现代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一批大型项目正向这些地区流动。“未来中西部将是中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李稻葵说。
荷兰壳牌执行官傅赛在论坛上表示,“能源是一国经济的‘氧气’、增长的‘血液’。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性的产业,中国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士预测,从现在到2030年,新能源的消费需求将比现在增长6到7倍。要满足*人口的能源消费需求,不仅要加大对传统能源的投资,还需加大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