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被国外垄断,电池隔膜技术隐现“高墙”
- 2012-09-24 17:32:35498
“目前立塬动力电池所用的隔膜均为国外品牌,不敢用国内品牌。”9月10日,辽宁朝阳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荐告诉汽车商报。对于个中原因,他表示,主要就是其产品品质难以保证,影响动力电池的一致性,有带来电池爆炸的风险,而且这也是行业现状。
消息一出,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记者调查得知,作为锂电池制造、出口大国,目前我国隔膜市场超过70%的份额被国外品牌所占据,特别是产品只能依赖进口。
70%被国外垄断
“公司刚开始决定介入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时候,做了一些电池样品,为了慎重起见,电池所用隔膜选了好几家供应商,包括国内主流的隔膜产品及进口品牌。”李荐说。在试用之后他发现,很多使用国产隔膜的电池在各项性能指标方面并不能达到设定目标,甚至有些电池在经过多次重复充放电后,电池出现了鼓包、温度骤然升高的现象,而使用进口隔膜的电池则不存在此类现象。
“进口隔膜品质得到了试验的检验,同时也保证了动力电池产品的一致性。”李荐告诉记者,此后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他们的动力电池均采用进口隔膜。
据中国台湾拓墣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成静发现,目前我国隔膜市场超过70%的份额被国外品牌所占据,特别是产品只能依赖进口。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以及PE和PP复合膜。”成静介绍,其中单层PE膜生产成本较高,多为锂电池隔膜产品,产品厚度也多在16微米以下,主要供应商为日本Asahi(旭化成)、TorayTonen(东燃化学)、Sumitomo(住友商事)及美国Entek;三层PP/PE/PP复合膜强度较高,产品面向中市场,主要供应商为美国Celgard和日本UBE(宇部兴产);单层PP膜厂商较少,主要供应商是深圳星源、新乡格瑞恩、金辉高科和南通天丰,产品以中低端市场为主。东燃化学和Celgard亦生产少量25微米以上单层PP隔膜产品,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市场。
“目前隔膜价格约为30元/平方米,而低端产品价格则五花八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一辆纯电动乘用车电池所用隔膜约为550平方米,若以去年国家十二五新能源发展规划所提出“2015年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万辆”计算,2015年前将会至少产生82.5亿元的市场规模,其中还不包括客车所用隔膜。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国内企业蠢蠢欲动,上述人士认为,目前国内企业在中低端隔膜市场优势越发显现,主要得力于国内低速电动车的发展,但是对纯电动汽车所用的隔膜电池市场难以企及。
技术之殇
而对于国产隔膜的技术软肋,李荐有着自己的体会。
“我个人倾向于国外隔膜,虽然价格贵,比国产的贵2~3倍,但品质能够得到保证,也能与整车厂保持*的合作关系。”李荐告诉记者,尽管目前纯电动汽车价格比较贵,但是与驾乘者的安全相比,多花这些钱也是值得的。
李荐表示,电池的好坏,主要体现在隔膜中孔径收缩发热点控制方面。好的隔膜一般达到160度左右孔径才会出现收缩现象,而国产隔膜一般在130度就会出现收缩,这就造成了电池在使用国产隔膜的情况下容易发热,极易造成温度过高,甚至会引起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