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建厂逢“反规避”
- 2012-10-13 16:39:06958
2012年的光伏市场对于中国的光伏企业来说真可谓是水深火热。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欧美市场需求影响下快速发展,不到十年的时间,我国成为了世界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但是,由于我国光伏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因此市场发生任何变数都会给中国光伏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
近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原因,世界经济不景气,光伏产品的价格直线下降,加上汇率等因素,中国光伏产业开始进入寒冬,一些中小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据2012 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11年尚德公司亏损6418百万元;赛维LDK公司(美国)亏损4130百万元;英利公司亏损3209百万元;在国内500强企业中,包括前面三家在内的7家新能源企业累计亏损160.61亿。
鉴于现在的美国财政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出于贸易保护的倾向,美国和欧盟纷纷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5月17日,美国*已经对中国光伏产品做出 “反倾销、反补贴”双反调查。9月6日,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该调查涉及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欧盟对中国发起的大规模贸易诉讼。
为规避欧美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壁垒以及转移国内的过剩产能,不少中国企业皆选择到国外直接投资办厂。但是这种做法今后也行不通了。日前,*公平贸易局发布预警信息,欧盟将对中国经四个国家转运出口到欧盟市场的自行车启动反规避调查。美国*也在今年8月底公布了对华蜂蜜反规避调查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出口的蜂蜜和大米糖浆混合品规避了反倾销税令。
可见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行为在各国蔓延,贸易环境进一步的恶化。但是在国外投资办厂的企业并不是都出于规避贸易壁垒的原因。
海外建厂其实很常见,发达国家也普遍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再出口到第三国。是否构成反规避,世贸组织有一系列细则规定。简单来说就是看在第三国生产基地里加工的程度。例如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工厂生产的汽车也有出口美国的,但制造的大部分工序都放在了中国,即使有贸易壁垒,也不构成规避。而如果有些企业把成品运到第三国所谓的生产基地,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分拣、包装,产品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然后出口到有出台倾销政策的国家,则很可能构成规避。所以企业们在实施自己海外布局策略时要对“反规避”政策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