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徐州推动工程机械产业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2012-10-16 09:15:10676
来源:中国台湾网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多、综合规模大、品种覆盖面广、产业集中度高的区域。2010年晋升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区拥有各类工程机械企业200余家,规模以上工程机械企业49家。2011年,全区工程机械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82.42亿元,增长31%,占开发区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2.2%。开发区已形成以徐工为核心、卡特等为骨干,从主机到关键零部件较为完整的工程机械产业链。2010年,徐州被*认定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
  去年以来,开发区认真贯彻实施*质量振兴纲要,坚持把服务产业发展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放在重要位置,在刚刚获得“工程机械江苏省产品生产示范区”、“工程机械江苏区域”的基础上,又成功成为“全国工程机械产业示范区”,推动工程机械产业质量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品牌度的不断放大。
  狠抓质量强根固本
  徐州巴特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为工程机械配套各种斗铲类工作机具及履带式行走车架的民营企业。从2010年开始,巴特公司将产品出口到了素以制造业*的日本。要在日本供应商的家门口打开市场,这可不是一件易事。
  日本厂家在检验巴特公司产品时,可谓是百般“挑剔”:为观察焊缝有没有气孔等瑕疵,挖斗几乎被切割成了一个个碎片;为检验产品外观有没有问题,喷漆要全部打掉。可不管日本厂家如何“折腾”,愣是挑不出半点毛病,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巴特公司顺利地打开日本市场。
  “如果不走化这条路,我们就不会到今天这一步。”巴特公司副总工程师黄廷磊感慨道。今年公司的出口量已经占到了一半。由于出口业务的迅速增长,公司成功抵御了近年来行业下滑的危机。
  产品质量是企业立足的根本,出口产品要求合格,更是检验产品质量的“试金石”。为了“强根固本”,巴特公司下足力气狠抓质量。三年前,总经理高二庆在一分厂前板焊接工段,无意中发现操作工人违反工艺纪律,未对斗齿全部除锈,造成质量隐患。他立即召开质量现场会,亲自销毁带锈焊接产品,以警示全体员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意识。 
     凭着的质量水准,卡特彼勒、沃尔沃、山特维克等工程机械巨头都成为了巴特公司的客户,卡特彼勒更是与巴特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将其作为惟一中厚板银牌供应商。巴特公司从50万元起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今年产值已达到4个多亿,保持了30%的年均增速。
  在开发区,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普遍建立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规模以上企业积极推广绩效模式、精益生产、*管理等*科学的管理方法。全区工程机械已有126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6家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31个产品获得3C认证证书,2家获得国家测量管理体系认证。2011年起,开发区还建立工程机械产业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结合国家质检总局对创建工作提出的质量对比提升要求,不断推动产业质量发展环境和质量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自主创新不断超越
  讲到徐州,就不能不说到徐工集团。这个一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巨人,正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大步前进,不断超越自我,刷新着中国乃至世界纪录。
  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余战告诉记者,过去,国家重点工程的工地上,远远看去一片“徐工制造”,“一开始怪高兴。但当你走近了细看,就高兴不起来了”。原来,几乎所有的国产设备都只是放在准备区,用来吊装一些辅件,给洋设备“打下手”;而主体工程用的全是国外进口的工程机械。
  不过,这种局面正在悄悄发生改变。500吨、800吨、1000吨……随着徐工不断创造国产设备新“高度”,从去年起,徐工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开始在大型工程施工占据主要地位,逐步担纲起国家重要工程的主力军。
  今年7月,徐工与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正式签订XGC88000履带式起重机采供合同。该起重机创造了“吨位大、工况覆盖全、安全可靠性更强、运输效率优、经济适用性高”五项纪录,是当前起重装备产业研制的整体式履带起重机设备中能力大的机型,也是个实现销售的4000吨级履带吊产品。
  “过去大型央企的施工工程根本不敢用国产工程机械,而如今我们已经和中石化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实现了深度战略合作。”余战自豪地说,“将来在大型设备上取代进口,是完全可以看到的。”徐工的进步,让工程机械巨头利勃海尔也坐不住了。去年北京召开起重机峰会,他们只派亚太区总裁来,而今年总裁亲自出席。
  像徐工这样,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抢占工程机械行业“制高点”的企业,在开发区还有很多。徐州海伦哲*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凭借140多项的强大技术支撑,成为高空作业车国家标准的制定者。其为*妆亮天安门广场专门设计研发的华灯检修车,被誉为“中华车”。
  截至2011年底,全区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达到18家,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83个。全区工程机械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7.8亿元,占工程机械产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集聚区内产品标准覆盖率100%,主导产业采用标准和*进标准80%以上,具有较强的国内外标准化活动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培育品牌做大做强
  徐州光环钢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杜迁,握着徐州*城区分局局长张雷的手,高兴地说:“真没有想到,能把的专家请来,为我们进行指导。政府确实为我们企业办了实事。”
  去年,徐州光环钢管(集团)有限公司启动创建国家工作,走品牌发展的道路。为了给企业“把脉会诊”,请来了海德咨询公司的专家,到企业进行现场指导,提供合理的改进意见。请专家的20万元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不用企业掏一分钱。
  为提升工程机械产品价值链、争创工程机械产业竞争力,开发区制订了品牌培育计划,成立了品牌工作指导中心,主动为区内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认证咨询等服务,为企业创建品牌简化办事流程,开通绿色通道。除培育五年计划外,每年都提出年度培育细化目标,建立梯形培育档案。仅2010和2011年,开发区对区内企业产品及标准化创建兑现奖励资金超过500万元。
  目前,集聚区内工程机械产业拥有中国产品1个、1件、省级产品16个、省质量管理奖1家、全国质量管理*集体1家、省级绩效孵化基地1家、徐州市长质量奖1家,徐州市质量奖3家、市级9个,品牌数量和影响在全行业中。
  为做大做强徐工集团等行业,开发区还向江苏省争取到徐工集团做大做强补助资金3000万元、徐工研究院建设项目资金补助5000万元,并建立了工程机械出口绿色通道,对徐工等实行出口免验,主要工程机械企业实行无纸化放行,为打造行业、促进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已形成国企、外企、民企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以徐工集团、卡特彼勒、海伦哲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企业,形成了研发生产的基地型产业发展态势。2011年工程机械占开发区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2.2%,占全国工程机械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2%。
  展望未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铸工程机械之“大器”为己任,不断培育“中国制造”的,将“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影响力推向世界。

上一篇:马钢降本增效力求扭亏转

下一篇:三一启动工程机械产品加工数字化车间项目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