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项目遭遇“邻避效应” 困境如何走出?
- 2013-05-06 14:22:191371
不知从何时开始,每每某地有重大化工项目上马,就会遭到当地民众的反对,甚至出现群体性事件。这两天在春城昆明发生的事情,即是一个新的案例。
人们闻化工项目即色变,换个说法,就是“邻避效应”。这一效应,说的就是当地居民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化工厂、垃圾场、核电厂等)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产生嫌恶情绪,甚至诉诸集体行动以求阻止项目上马。
“邻避效应”不难理解。基于理性,出于对环境污染的恐惧,当地民众容易选择趋利避害之举不管这些化工项目是否会造成实质性的环境破坏,一概举手反对。只要项目不上马,天下便太平。问题在于,“邻避效应”会产生误伤效应,使得可以上马、本该上马的项目也变得举步维艰。
毋庸置疑,化工业不发展不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缺少化工产业的支撑。也不是说,一上化工项目,就必然危害当地民众的健康。比如,此前有关的PX项目中,确实就存在着民众被错误信息误导的问题。当然,“邻避效应”不断出现,不能怪民众不够理性、不懂科学。现实困局的背后,实有缘由在。
观察过去在多个地方因为上化工项目而发生的事件,大多是由于这些项目的立项、审批,甚至到开工建设,一般民众几乎远远被隔离,丝毫不知情。直到项目公开后,由于对预上马项目缺少必要的了解和认识,加上对地方上所做的解释缺少信任,一些民众情绪被激发,乃至发生群体性事件。
“邻避效应”不断出现,还有一个原因,即一些民众对环境监管缺少信心。即便上马项目已通过环评,但人们还是担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企业未必完全按照要求去做。从过去发生的诸多环境事故和暴露出的环保领域腐败案件来看,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倘若项目企业为自身小利益而牺牲环境,受害的还是当地民众。
从现实来看,各地上马化工项目过程中“邻避效应”不断出现,也让地方政府感觉很头疼。一些事件闹得很大,为了平息风波,地方政府只好匆忙宣布停止上马项目。民众不知情时,项目悄悄地上,民众闹一闹就停止项目,如此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项目被停,亦可能导致企业利益人为受损。
因此,走出“闻化工色变”的困局成为一个现实课题。去除“邻避效应”好的办法,就是围绕相关化工项目能够做到充分的信息告知,做到高度的公众参与。不少化工项目涉及可能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地民众作为相关利益主体之一,有足够理由了解项目的环境影响。遗憾的是,这方面以前做得非常不够。
有信息告知,有公众参与,方可能有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比如,化工项目的选址就很重要,不是说哪个地方给的优惠多,就在哪里上。倘若没有外部力量的参与和监督,则发生欺哄公众的事情,并不稀奇。加上有些时候环评走过场,这些项目可能的环境危害,就更让人担忧了。
有信息告知,有公众参与,方可能真正解除公众心头之惑。上马项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数量等,当一一向社会公布。因为信息、知识不对称而产生的一些误解,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澄清,避免一些地方政府的解释不能取信于民的情况出现。对于那些确实会对地方环境造成危害的项目,则要坚决叫停。
当然,信息的告知和公众的参与,是一开始便要同步进行,而不是等到项目即将上马,再做象征性的宣布。要走出“闻化工色变”的困局,同时还得依靠强有力的环境监管。这一点跟不上,“邻避效应”就不会终止。
关注本网相关新闻:谈化色变?从偃师数百头家畜集体死亡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