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条约外交会议”:8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水俣公约》
- 2013-10-14 11:29:311462
2013年1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旨在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公约《水俣公约》,就具体限排范围作出详细规定,以减少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
《水俣公约》准备会议及外交全权大会7日在熊本市开幕。根据今年1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五次关于汞污染的政府间谈判通过的公约基本框架,来自1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为期4天的协商讨论。截止11日会议闭幕,共有92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代表签署了本次大会的《后文件》和《水俣公约》,其中,中国、日本和巴西等8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旨在防止汞污染环境及危害人体健康的《水俣公约》。
同时,《水俣公约》还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汞的生产、流通、使用及污染控制做出具体安排,涉及原生汞矿生产、汞的贸易、添汞产品、涉汞工艺、小规模和土法手工炼金、大气排放、水体和土壤释放、污染场地等多个领域,同时还就资金机制和技术援助做出安排。
公约主要内容包括:禁止新开发汞矿山,对于已有矿山应在条约生效后15年内停止采掘;限制除一定用途以外的汞出口,原则上到2020年禁止制造、进口和出口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电池、荧光灯等9种制品;减少向大气、水及土壤中的汞排放量并采取妥善的保管及废弃措施。对于东南亚、南美及非洲南部的贫困地区持续经营的小规模汞矿,条约规定“尽可能消除”。
由中国*污染防治司和环保对外合作中心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此次会议。污染防治司化学环境管理处处长臧文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方积极参与了公约的整个讨论过程,并支持履行公约。
以公约获得通过为契机,日本政府将在2014-2016年为发展中国家的环保事业提供20亿美元援助。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记者会上表示:“没有社会的团结就无法实现没有汞污染的世界。希望援助能为各国完善制度助上一臂之力。”据悉,公约在经过50个国家的政府批准后,有望于2016年生效。
水俣是日本的一座城市,20世纪中期曾发生严重的汞污染事件。汞是一种重金属,俗称“水银”,是一种有毒物质。据了解,鉴于水俣病的惨痛教训,日本近几年来汞的使用量急速减少。目前,日本每年从亚铅、铜等金属冶炼中产生的污泥中以及使用完的荧光灯中回收约90吨汞。日本2000年的数据显示,除去日本国内的使用量之外,约向国外出口约84吨汞。这意味着条约一旦生效,因为出口限制而无法输向国外的这部分汞的处理将成为日本面临的一大课题。日本环境省将采取在探讨安全的保管方法和费用负担的措施的基础上,修改2003年制定的废弃物处理法,着力于汞废弃物处理的法制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