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Huajx盘点系列:2013化机行业主要成就(一)

2013-12-17 08:51:281800
来源: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编者按】化工机械是化学工厂中*的生产装备。2013年,节能单元设备有很大的市场;环保设备开发创新成为化工装备新的增长点;石油化工装置规模化,带来设备大型化……2013年已进入倒数,这一年化工机械设备行业取得了哪些成就呢?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小编一一为您盘点。

  
  复合型蒸发式冷却(凝)器技术获国家重点推广
  
  洛阳隆华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复合型蒸发式冷却(凝)器技术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环保协会评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重点支撑技术”,此次又被列入第五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
  
  冷却(凝)设备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重要基础设备,也是工业耗能、耗水较高的设备。据统计,冷却(凝)设备耗能占工业用能的13%~15%。2006年,国内首套复合型冷却(凝)器投入使用,至今复合型蒸发式冷却(凝)器技术已陆续应用于石化行业甲醇、合成氨、尿素等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气体冷却、冷凝,节能*。预计到2015年,该技术可在石化、煤化工等行业推广到70%,可形成年节能能力达25万吨标煤。
  
  自主知识产权高通量换热器成功研制并实现产业化
  
  华东理工大学、无锡化工装备有限公司与扬子石化等单位合作,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高通量换热并实现产业化。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相关流程装置的产能,而且可以明显降低我国石油化工设备的能耗。石油化工等行业大量使用换热设备,提高换热效率对工业节能至关重要。
  
  在2月22日召开的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石油化工关键装备系列高通量换热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荣获该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武汉80万吨乙烯制冷压缩机组*
  
  2月初,由武汉石化联合沈鼓、中石化SEI等单位研发制造的武汉80万吨乙烯制冷压缩机组,现场试车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乙烯制冷压缩机组是乙烯生产装置的“心脏”设备,由于该机组技术含量高,使用材料特殊,制造工艺复杂,一直是从国外引进。
  
  这种规模型机组的研发在中石化属于*,其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需突破低温材料加工、稳定性试验等一系列技术关键。
  
  为节约用户建设资金,满足乙烯装置大型化发展的需要,2011年底,武汉石化联合沈鼓、中石化SEI、杭汽、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以国家重点工程武汉80万吨/年乙烯项目为依托,开发研制80万吨/年乙烯制冷压缩机,确保其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达到进口同类机水平,实现国产化攻关。
  
  首台直流变频离心机搬入天津商业大学
  
  5月8日,首台直流变频离心机在研发成功之后走进天津商业大学。这台*空调核心“引擎”吸引了各大高校的数百名师生,他们与来自珠海格力的专家、暖通界精英互动,现场解密*空调领域前沿的核心科技。
  
  据了解,此次搬进高校校园的是格力电器自主研发成功的“首台直流变频离心机”。该机组达到水平,比普通离心式冷水机组节能40%以上,机组效率提升65%以上,在我国大型建筑节能乃至能源战略领域具有很大的意义,在业界享有“超级武器”的美誉。
  
  国内首条煤矿井下用管状带式输送机成果鉴定
  
  2013年5月11日,国内首条煤矿井下用管状带式输送机科技成果鉴定会在淮南举行,该输送机出自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鉴定会由安徽省*主持,国内大型煤炭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媒体等单位的代表130多人参加了鉴定会。经过评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产品改善了煤矿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和劳动生产率,为井下充填开采提供了一项不撒料、不扬尘、无害化的绿色输送新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明显,产品技术达到了*水平。
  
  我国首座国产天然气压缩机场站运行已超3000小时
  
  截至5月27日,我国首座国产天然气压缩机场站——中国石油西二线高陵分输压气站,4台国产化机组全部运转正常,已累计运转时间超过3000小时。这打破了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以来,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关键设备基本依赖进口。高陵分输压气站4台20兆瓦级电驱压缩机组投产成功,标志我国具备自主研发、生产、运行大功率压缩机组的能力,国产压缩机组从此跻身大功率压缩机组行列,填补了国内天然气长输管道领域的空白,打破了此类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对保障国民经济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Huajx盘点系列:10个瞬间回顾化机2013

下一篇:Huajx盘点系列:2013年石化行业关键词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