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标准先行 中国制造或现拐点

2014-01-16 14:05:231931
来源: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整理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讯】近标准的话题突然敏感起来。国四、国五的话题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讨论对象,标准到底该不该实施也让人们有所质疑。而其实再往前,雾霾肆虐,PM2.5爆表;媒体聚焦下的农夫山泉“有点悬”;饮用水和稻米成为人们关注焦点,摆到公众面前引起争议的就是个标准问题。
  
  对于关系居民基本身体健康的产品标准混乱不一、国家标准监管部门无所作为之现状,不能不说这是我国监管部门的悲哀或者说是中国工业时代标准化的悲哀。很多年前,在太阳能行业内部大声呼吁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务必要规范行业标准,但是极少有人实施。
  
  但标准的确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建设。一切发展源于标准,基业要稳,标准先行;一切评判以标准为向导,有矢有的,有标可依。
  
  被人误解的标准常识
  
  误区一、人们往往会认为行业或企业标准可信度没有国家标准高,但事实上国标仅仅是及格线而已,因为国标要顾及方方面面,考虑的因素多了,相应的门槛必然会下降。一些行业标准、或大企业的标准往往因为专业而更加严格。国家标准是低要求,其他标准都不得低于国标。标准是质量的基础,不仅指导着企业的生产行为,也是产品质量评判的准绳。标准不合格,产品质量必然根基不牢。
  
  误区二、认为商业的本质在于盈利,标准工作因非常低效则可有可无,甚至认为与商业活动相悖。从根源上讲,我们没有重视标准的原因在于舶来文化、拿来主义大行其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规模引进西方技术、设备,把标准一块打包进来,但是事实在我们的脑海里实际上对标准是没有多少概念的,在照搬国外经验时我们不自觉地将他们的标准也用上,因而引入的产业没有出现多少问题,但自生的产业,如太阳能行业因为没有参照对象,所以其中的标准问题更为突出。同时因为标准的数据确定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用某些人的话说效率太低,于是干脆视而不见。然而,标准工作不是用效率指标来衡量,美国曾经为了测试不锈钢在不同水质中的腐蚀寿命问题,专门花费十余年,从美国大西洋岸到东太平洋岸收集水质实验数据,终得出可靠的数据并作为不锈钢厚度的重要参考标准。这种认真态度是难以想象的,而对后世的功德影响也是无量的。
  
  误区三、标准或认证就是给产品加分的奖项,然而实际上更多的标准仅仅是准入门槛而已。标准不是花瓶摆设,首先考虑的应是质量安全。现在很多人基本的安全保证还没做好就给产品贴上这个认证、那个标签,但再多的花瓣也掩盖不了臭狗屎的本质,何况还很浪费。
  
  结语:近标准的话题突然敏感起来,这对中国制造来说是好事,从牛奶生产标准的争论,到饮用水标准的争论,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国家标准制定的混乱引发不断的标准混战;当我们发现鱼米之乡变成毒米之乡,太阳能朝阳产业掩盖不住自身的阴暗层面,社会各界的眼光都聚集到了中国制造的标准根源之上时,如果能以此为戒,各部门各企业真正落实自身责任担当,从此杜绝标准问题,那将是不幸中的万幸,那将是迷途中中国制造的出路拐点。

上一篇:阀门行业国产化在即 企业需提高竞争力

下一篇:我国均质机前景广阔 规范标准至关重要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