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亟需向“稀缺性效益”转型
- 2014-02-11 11:38:021588
市场新增需求将低位趋稳
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看,2014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仍具备保持总体平稳的基本条件,将延续2013年的平稳运行趋势。同时,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将创造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拓展国内市场空间。
从方面看,市场正在缓慢复苏。鉴于我国机械工业有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尤其是民营机械企业近年来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这一势头将有力地推动机械工业提高市场份额。因此,中机联认为,对明后年机械产品出口温和增长可以抱有谨慎乐观的预期。
具体来看,2014年机械行业景气度既不乐观,也不悲观。预计行业发展仍将维持“平稳”的主基调。市场新增需求将低位趋稳。
亟需向“稀缺性效益”转型
从各行业发展看,预计2014年常规发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重型机械、普通机床等行业将继续处于需求低迷状态;机床、机器人及自动生产线需求将上扬;工程机械市场将有所回暖,由大起大落逐渐回归正常;汽车和农机产销增速将逐渐回落,但大型农机产品市场仍将较旺。
蔡惟慈提醒企业,从表象看,机械工业近两年的颓势是因为需求不旺,产能过剩,但这仅是表层原因,更深、也更本质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但行业发展模式并未能随之而变化。
他认为,在“买方市场”下,能否满足用户不断提高、日益多样化的要求,已经成为衡量产品“好坏”的惟一标准,也成为设备制造企业能否得到用户认可、终争得稀缺订单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由追求“规模效益”向追求“稀缺性效益”转型。也就是说,机械企业必须由全力追求众多同行都能生产的产品的“规模效益”转向千方百计地获取以企业自身独特优势为支撑的“稀缺性效益”。
企业应自觉实施“五大战略”
“归根结底,应对进入‘十二五’以来的严峻挑战,机械企业要更自觉地实施‘主攻、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两化融合、绿色为先’这五大战略。”蔡惟慈强调。
针对机械产品出口增幅下滑问题,蔡惟慈建议,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机械产品对外出口中遇到的困难。贸易保护主义、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等诸多困难正在快速削弱我国机械工业的竞争力。鉴于机械工业是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升级的主要支撑,建议相关部门运用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支持机械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具体来看,机械企业必须转变外延扩张的习惯思维,致力于培育自身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重视试验条件建设和人力资源投入,提高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追求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化,提高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管理的精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