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四面楚歌 出路何在
- 2014-08-20 12:00:161968
煤炭行业四面楚歌 出路何在
现在的煤炭企业可以说是陷入泥沼之中,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使煤炭企业的煤炭价格大幅下滑。在煤炭供不应求的时代,煤矿超产是行业的常态。而现阶段,煤炭销售不畅、财务费用大增、还贷压力加大、融资困难、现金流极度趋紧等问题都成为煤炭企业扭亏的阻碍,煤炭行业走出困境“道阻且长”。遏制煤炭超能力生产不仅是出于安全需要,更是为扭转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明确将今年的煤炭产量压减10%以上,维护市场供需平衡。不过,政府出面对维护产能平衡真的有效果么?我想起一句歌词“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用在这里未必没有道理。从*看,在煤炭消费增速放缓、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大幅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结构性过剩的趋势还是难以改变的。另一方面,企业都是逐利的。煤炭已经完全市场化,在很多企业眼里,一旦减少产量,很可能丢掉市场。在保市场与减产量面前,生产企业、贸易商更多采取“以量补价”、降价促销的方式,但这又加剧市场过剩。
所以,加强引导的同时,尊重供需平衡的市场规律,充分依赖市场化来调整产能的发展策略,加强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产能成本,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让煤炭企业走出困境。
煤炭业出路在清洁利用?
煤炭行业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煤炭工业出现的困境是因为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煤炭消费增速放缓,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大幅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未来出路要严格控制总量、调整完善企业考核机制、规范煤炭进出口、推进煤炭的清洁利用。
虽然通过限量提价、向管理要效益等措施很有必要,但是治本之策却在于“推进煤炭的清洁利用”。德国在上世纪80年代每平方公里煤炭消费强度接近今天的京津冀地区,环境却治理得很好,而中国作为大的煤炭消费国,完全有能力利用技术。事实证明提高煤炭附加值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已成功开发出以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甲烷、煤制乙二醇等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工艺技术,并进行了工程示范。国内部分燃煤电厂正在开展清洁燃煤发电技术改造建设,浙江、上海等地开始筹划“近零排放”燃煤电厂等。随着近期国家经济微刺激政策的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建成,这将为西电东送,在煤炭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直接建立坑口电站,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增加企业效益提供了可能。
我国煤炭光依靠数量增长的道路已经走不通。在煤炭市场上,近来美国和德国正在因为煤炭出口数量的增加而大打口水仗,据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能源供应增量中的三分之二将来自新能源,由于发达国家新能源比重增加而推动煤价不断走低可能成为趋势。在国内,目前我国尚有数十万台落后的工业窑炉和民用取暖炉仍在使用,煤炭燃尽率仅为60%左右,比燃尽率达到98%的煤粉锅炉低近40个百分点,如果将其改造成为节能炉具,将大大削减煤炭需求量。
正因为煤炭行业受到国内外两方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环境承载力的限制,煤炭行业转型已迫在眉睫。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支撑煤炭的清洁利用,应通过设立煤炭科技重大专项,提升煤炭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一批核心和关键技术,尽快赶上和达到*水平,建立起高附加值的煤炭清洁利用体系。
煤炭行业“冷处理”
国家层面今年对煤炭行业的基本态度是“冷处理”,煤炭企业所面临的多重困境并没有被解决,政府层面也没有从行业整体角度出发颁布多项救市举措,仅有地方政府以保护地方支柱型产业和为由进行税费减免和增加贷款,用以暂缓煤企的生存困境。不过,国家层面若迟迟不肯出台完善的、全面的、有力度的整套救市措施,则煤炭行业想要企稳回暖恐非常困难。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筑底迹象明显,但重工业、传统工业的表现并不良好,结构优化工作也未达到预期效果,煤炭、纺织等产业急需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银行系统全力援助,而地方政府各自为战的救市方案力度不够、针对性不足、整体实力有限,煤炭巨头很难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反而可能因为承载了过重的就业、税收负担而压力倍增。
上半年煤炭行业的政策以打压为主,环保政策、信贷政策、产业政策都在收缩,煤炭价格下跌、生存成本攀升、产能产量不太可能扩张,以煤炭巨头为主的央企带头升价或降价,煤炭市场乱象丛生。中小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被淘汰出局,进口煤的冲击迫使煤炭贸易商盈利能力大大缩小,运输环节、贸易环节、开采环节都较以前更加严格,转型煤化工或升级煤炭项目产量都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煤炭产业亟待政府层面救市。
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都很难有大幅攀升,产能优化、结构调整工作之后国家层面肯定要出台稳定市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传统行业逐步回暖是当务之急,否则全面GDP增速目标很难完成。有鉴于此,定向降准政策或大范围铺开,多个行业、多个地区有望享受到该政策带来的好处,煤炭行业的信贷政策也有望放宽,”冷处理“政策或逐渐消失。
我国煤炭行业当前面临的是系统性问题,大幅减免税费、减少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降低政府对煤炭巨头的依赖度等工作也需稳步突进,煤炭行业如今需要更加理性、更加有针对性的救市措施。
三部门帮助煤炭行业脱困
国家能源管理部门正试图为煤炭行业脱困寻找办法。
近日,国家*、*、煤矿*联合下发《关于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制止未核准先生产、未取证生产行为。所有未经核准但已建成并组织生产的煤矿,一律停产;所有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不得投入生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文件以特急明电形式下发,凸显限制煤炭产能、保障煤矿安全形势之急迫。受宏观经济下行、煤炭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加大、进口煤冲击等影响,煤炭产业进入下行轨道。
为解决行业问题,7月底国家*等部门甚至召开了全国煤炭行业脱困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严格控制超能力生产、限制不安全生产、化解产能过剩、加强行业自律等要求。
限产是解决煤炭供大于求的方案之一。根据上述通知,所有煤矿要按登记公布的生产能力和承诺事项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煤矿年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登记公布的生产能力,月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月均计划的110%;无月度计划的,月产量不得超过登记公布生产能力的1/12。
煤炭企业不得向所属煤矿下达超过登记公布生产能力的生产计划及相关经济指标,不得向未核准、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下达生产计划。煤矿生产引发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企业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