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全国统一碳市场建构提上议事日程

2014-08-26 09:16:301882
来源: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导读:随着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中国对碳排放碳交易市场的构建也重视起来,中国碳市场建设将从试点进入部署全国统一碳市的建设工作。在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全部启动运行后,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构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有望于明年出台,有望于2016年在全国铺开。



全国统一碳市场建构提上议事日程
  
  碳市场是碳交易市场。现在倡导降低碳排放量,各个国家有各自的碳排放量,就是允许排放碳的数量,相当于配额。有些国家(如中国),实际的碳排放量可能低于分到的配额,或者由于环保做的好的国家实际的碳排放量低于配额,那么这些国家可以把自己用不完的碳排放量卖给那些实际的碳排放量大于分到的配额的国家。
  
  碳市场建设探路
  
  目前,国家*已着手研究全国碳排放交易的边界和范围、合理的配额分配方案和市场调节机制,完善国家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建立核算、报告与核查体系以及相关细节工作。
  
  目前,中国7个碳交易试点已全面启动,配额总量达12亿吨左右,控排企业数量已超2000家。各试点均已建立了以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体系,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平台,交易细则与风险控制,以及人才培养与储备等为核心内容的管理体系。
  
  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和广东已经历了个履约年,履约率均在95%以上。控排企业对碳交易也有了完整的切身体验,包括碳数据收集、报告、核查,开设和激活账户,领取发放配额,配额评估,参与交易,上缴配额,完成履约等。
  
  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碳交易真正从概念落到实地,通过实践验证了它的可行性,并将企业直接推向“排碳是有成本的,减碳是可以创收益的”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中来。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认为,这些都是试点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
  
  试点建设是探路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试点中出现的银行开户、配额发票、企业会计支出、收益税收等具体问题,对于进一步寻求解决之道,为全国统一碳市建设捋顺碳交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能源环境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表示。
  
  北京碳市场成交额突破亿元
  
  2014年8月19日,北京市碳排放权电子交易平台成交3,903吨,成交额214,665元,成交均价55.00元/吨,累计成交量2,022,476吨,成交额100,016,401元,突破亿元大关。
  
  2013年11月28日开市以来,北京碳市场开户和交易工作开展顺利,交易系统安全、稳定运转,交易规模逐步扩大。
  
  碳市企业首年履约考难
  
  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近期进入快通道,碳圈效应正在逐步扩大。不过,企业履约不积极、碳专员协调弱、碳资产流动性差等现实障碍仍待解决。7月2日深圳完成了一场碳交易大考,作为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城市,深圳和上海是仅有的两个按期履约的试点城市,其他5个试点均因各种原因推迟履约。而且,深圳635家碳排放管控单位中有631家按时履约,履约率高达99.4%,可以说,深圳在碳交易体制探索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履约行动对于碳市场来说像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既反映碳市场行为,又反映我们参与碳市场主体的特征。7月25日,在由北京环境交易所、北京绿色金融协会、水晶碳投等共同主办企业碳减排硬约束时代的企业应对之策的气候官沙龙活动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中心碳市场管理部的张昕主任如是说。不过,仔细梳理企业履约过程中的种种迹象,不难发现企业的碳资产管理呈两极分化态势,重视的在碳市场上如鱼得水,获得至少千万元级别的收益,观念淡薄的则连及时履约都做不到,还可能收到有关部门的罚单。这种苦乐不均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深圳去年启动的碳交易市场波澜不惊,难以吸引大批量投资者进入,碳交易市场的火爆仍需等待。
  
  试点建设碳市场是探路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初步预测,全国统一碳市建立,将有万家企业融入控排企业大军,全国统一碳市的建立,将创造7万-8万人的直接就业机会。

上一篇:煤焦油行业产业调研活动开启

下一篇:《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2013年)》发布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