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合作道路漫长 提升战略新高度
- 2014-09-02 09:05:381976
合作历程艰辛
俄罗斯是世界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和油气消费量则位居世界前列。两国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具备地缘优势显著、互补性强等诸多有利条件。从双边关系和自身战略需求出发,两国对扩大能源合作早已达成共识。
中俄天然气合作谈判经历了10余年之久,两国终在天然气定价方式、管线走向和其他问题上达成一致。东线管道的开工建设同时还意味着中俄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迈出了开局的关键步伐,对于未来两国能源合作的拓展将形成强烈的示范和外溢效应,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说。
中俄天然气管道那些年
1996年,中俄双方签署《中俄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政府间协定》,提出自位于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塔气田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计划。
2002年12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两国首脑发表联合声明,保证已达成协议的中俄原油和天然气管道合作项目按期实施。
2004年9月,中国总理访问俄罗斯,中俄双方决定尽快制定天然气合作开发计划。
2007年下半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根据其与*公司达成的重要协议,两国规划在边境接壤的东西两线各建设一条燃气管道,并将分别于2011年(西线)和2016年(东线)向中国供气,2020年供气总量要达到每年680亿立方米。
2009年10月,中俄就引入西伯利亚天然气问题达成《关于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框架协议》。从2014年起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在东西两条天然气管道开通以后,俄方通过两条输气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70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西伯利亚产天然气。
2011年10月,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普京表示,天然气问题的谈判距离终点已经不远了。
2013年2月,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主席会晤确认通过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每年对华供气380亿立方米,并就东线液化天然气项目和西线供气合作继续研究论证。
2013年9月,中石油与俄气签署《俄罗斯通过东线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协议规定了东部天然气供气总量、供气条件、照付不议比例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商务条件。
合作成果丰硕
中俄两国政府今年5月21日在上海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
“两国能源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中俄山水相连,毗邻而居。铺设能源管道直来直通,无需绕路,大大减少了资金和能源的不必要浪费。”中国驻俄大使李辉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李辉认为,两国能源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是*二大石油出口国和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在煤炭、核电等领域具有雄厚的基础。中国则是能源消费大国,石油进口、原油消费和天然气消费均居世界前列。
2013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2435万吨,煤炭2728万吨,电力35亿千瓦时。作为中俄两国迄今大的技术经济合作工程,田湾核电站1期项目(1号和2号机组)已经投入试运行,2期工程3、4号机组已开工建设。
未来效益可期
据俄方初步估算,中俄东线输气管道工程俄境内施工段投资约550亿美元。张成武表示,管线建设中及建成后对双方都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对如何运作和完善跨境产业链具有示范作用。
对俄方来说,工程推进中涉及的施工设计、管材采购、生产、运输、安装将给相关行业企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市场,进而带动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有助于俄方实现其开发远东的战略目标。
对中方来讲,中俄东线输气管道工程不光带动管道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在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后,将*缓解东北、华北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管道沿线区域生态环境,对沿线地区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