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煤制天然气成本有望降低
- 2014-09-15 11:13:491951
未来煤制天然气成本有望降低
我国煤制天然气项目
煤制天然气是另一个煤化工的重要方向,天然气的国内需求量大,技术也较为成熟。但是受制于天然气管道、国内的天然气价格较低等因素的制约,天然气的建设相对较为规范。我国的煤制天然气的发展定位为天然气战略的补充,不会作为天然气的主要供应来源。据产业信息网整理:目前国内在建的煤制天然气项目4个,批准总规模为151亿立方米/年,在建规模为43亿立方米/年,预计2013~2014年期间投产。
我国煤制天然气项目行业真正起步时间较晚,2009年至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核准的煤制天然气的示范项目包括:神华集团内蒙古鄂尔多斯煤制天然气项目、大唐内蒙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项目、大唐辽宁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新汶矿业新疆伊犁煤制天然气项目等。截至2013年,我国已获批建设的9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年总产能为375亿立方米。而除了这些已得到核准的项目之外,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和规划中的煤制天然气项目还有10多个,年总产能已达到1600亿立方米。
煤制气受技术制约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摸索煤制天然气项目,目前还未达到产业化应用阶段。煤制天然气工艺路线的核心技术是甲烷化技术,目前此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国内至今还没有掌握大型合成气高温甲烷化工艺,主要技术要向国外购买。
通俗来讲,煤上面泼上水就能产生煤制气。现在,煤制气项目的技术难题主要在于煤气化基础上得到的天然气需要提纯,这个难度比较大。主要的还有大量二氧化碳、硫化物以及一些含酚的废水等的产生,二氧化碳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煤制天然气成本主要受煤炭价格影响,原料煤成本占比40%以上,每千立方米天然气耗煤3吨左右,耗水10吨左右。按照煤制天然气出厂价格1.6元/立方米计算,原料煤价格在160元/吨以下就有利可图。
未来十年煤制天然气成本将低于天然气
这份历时九个月、由全国跨国化工企业共同参与的《报告》指出,世界石化产业发展呈现5大趋势,一是以亚洲为中心的新兴市场快速崛起,推动石化消费市场持续增长;二是北美页岩气、中国现代煤化工以及生物质等原料多元化进程加快,推动能源原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化、差异化深入发展推动产业持续向价值链延伸。四是安全环保的约束日趋紧化,绿色低碳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五是经济一体化与区域贸易便利化交织发展石化产品贸易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表现在经济一体化与区域贸易便利化交织发展。
而中国作为石化产品生产大国,面临产业层次不高,大宗基础性产品过剩矛盾突出;创新体系不完善,资源约束,安全环保压力和市场体制不完善等一系列挑战,不过人口增长、消费提高,城镇化推进拉动内需,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等也为中国石化产业带来的机遇。
《报告》认为,中国石化产业发展面临4大方向和重点:首先,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关键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资源整合、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科学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创新核准。
其次,推进乙烯、合成材料化肥、农药、氯碱等大宗石化产品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优势。再次,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推进石化产业的差异化和绿色发展。包括优先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生物化工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后,着眼于前沿技术开展研发,做好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储备。
其中,现代煤化工无疑是主力军。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认为,现代煤化工技术突破带动了以煤代油,是原料多元化竞争的重要分支,“西气东输环境成本优于西煤东运,现代煤化工产业能否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水资源和环境容量,还有考虑其他新开发资源如北美页岩气的竞争,未来十年煤制天然气成本将低于天然气。”
对于未来中国石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给出了六大政策建议,即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及稳定性;加强法制法规的执行力度;努力提升化工行业社会形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
“中国化工产业过剩在很长一时间内还将持续,创新是石化行业升级换代的动力。如果跨国的化工企业和国内企业秉承这一原则,未来行业发展将是健康可持续的。”李寿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