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发展仍是势不可挡
- 2014-09-29 14:14:351739
现代煤化工发展仍是势不可挡
煤化工遭遇“冷落”
国家*西部开发司曾于今年4月向社会公开征求目录修改意见。在征求意见稿中,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青海、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纷纷将煤制烯烃、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列入,但修订后目录却未提及类似项目,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相关内容中提出鼓励煤炭气化、液化等洁净煤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而内容也仅涉及技术和装备,并未明确具体煤化工项目方面的内容。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工程师、原河南省石油和化工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金阳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煤化工发展与我国节能减排的产业发展政策有一定冲突,尤其是近期个别煤化工企业事故频发,包括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特别是污水处理未达标即外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直接危害)等,加之碳排放、环境容量等方面的因素终导致此次西部多个省份煤化工项目没有被列入目录。
煤制油气的规模化生产在世界上鲜有成功案例。8月上旬,在“绿色和平”主办的煤制气报告会上,的能源与环境政策专家杨启仁博士将南非经验总结为“*亏损,依靠政府大幅补贴”。他认为,即使国外的成功案例也很难在国内复制。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我国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已有十多个,投资金额高达数千亿元。这些项目中只有少数实现了连续稳定运行,大部分项目由于技术、环保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或运行状态极不稳定,或建设过程状况百出。这其中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气头”等关键技术尚不成熟;二是废水处理环节尚不能完全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三是各项目建设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信息资源的共享。
“煤化工项目盲目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化工专家、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卫东表示,近几年西部地区煤化工产能过剩、产品结构趋同等问题凸显,《目录》释放了产业调整信号。但郭卫东同时指出,西部地区煤化工发展空间和前景依然很大。
环保问题是煤化工死结?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和能源产品的过程。近年来中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3年已投产煤制油项目的产量达到170万吨,甲醇产量达到2900万吨,煤制烯烃产量180万吨,煤制气天然气示范项目产量也达到了27亿立方米。如果看看全国各省的煤化工产业规划,后续的项目数量巨大。
毋庸置疑,煤化工的发展是随着煤炭清洁利用的发展而应运而生,但是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所带来的能源消耗与污染问题也从未被忽视。*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表示:“煤炭企业发展煤制油气提高企业的产值和利率无可厚非,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煤化工面临很大的问题,一个高排放、高耗水。一般来说现在煤制油4吨多煤出一吨油,像这一吨油差不多需要将近10吨水,天然气也不会比这少。另外一个我国的富煤地区都是处于缺水的地方。”
也正因为如此,而我国煤化工的发展一直深陷环保争议中。而大量煤化工项目也因为水资源问题而无法通过环评。
不过,张绍强并不认为环保是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死结。他认为现代煤化工目前暴露的问题,都是工艺技术发展初期的必然过程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改进完善提高,高排放、高耗水等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发展来解决。
“关于现代煤化工碳排放问题,要辩证的去看待。物质不灭是公理,我国只有煤炭这种优势资源,它的属性谁也不可能更改,煤化工生产中的工艺碳排放比例有限,大多都转化在产品中,大部分是其配套发电供热锅炉燃烧排放的。”张绍强说。
张绍强认为,煤化工环节即使有部分CO2排放,也是高纯度的,可以作为产品加以进一步的利用,这比把煤炭分散到社会千家万户散烧所造成的污染,治理成本要低得多,数量也少得多,“两害相权取其轻”。
问题解决之道
既然我国煤化工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种种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应是当务之急。马思明认为要解决问题,应让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首先,仍然需要把煤化工作为替代石油的发展战略。
之所以强调煤化工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我国资源的现状密切相关。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大国,煤炭生产量和煤炭消费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超过3万亿吨,而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却比较贫乏。
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就需要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进行良好地规划。
虽然,目前国家的煤化工产业政策是将煤化工产业认定为属于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但实际上还是区别对待煤化工产业的。
传统煤化工产业,如煤制焦炭、煤制电石、煤制甲醇等确实存在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情况,但新型煤化工产业仍有发展前景,有的甚至还在示范阶段,并未产业化。因此国家对煤化工产业的政策和项目的审批可谓时紧时松,并未一刀切。
“当然,坚持煤化工作为替代石油的发展战略,还需要清洁、节约、安全地发展煤化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另外,还要严格准入,严格项目审批。”马思明进一步表示。
另外,马思明强调,煤化工要进一步发展还需控制总量,稳步发展,淘汰落后工艺,重点做好煤制油示范工程。当然还要引导煤化工合理布局,在煤资源、水资源富集地方发展煤化工,严控缺水地区发展煤化工。开发甲醇、二甲醚的应用领域也应提上议事日程。
吴婷从另一个角度表示解决煤化工发展中的问题,首先需要做的是,相关企业向下游深加工找出路,多考虑未来市场潜力,开发精细化工等附加值高的产品。
当然,企业还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前瞻性。
“国家也应该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分析形势,预警风险,不能单纯限制或鼓励。”吴婷进一步说明。
发展现代煤化工势不可挡
虽然目前煤化工存在诸多问题,但在张金阳看来,发展煤化工势不可挡。这是因为发展现代煤化工(特别是煤质油气和烯烃)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张金阳认为,中国目前已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而目前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缺油少气、相对富煤”,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不可能不发展煤化工,以解决我国油气进口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张金阳表示,通过发展煤化工替代目前通过石油化工生产的产品符合我国国情,同时煤化工的发展具有一定资源保障优势和技术经济优势。张金阳以同样制造每吨烯烃为例,按照当前煤炭和原油价格计算,仅考虑原料方面的因素,煤制烯烃生产1吨乙烯需消耗4300元的煤炭,而石油路线生产1吨乙烯需消耗6900元原油。也就是说与石油路线相比,煤化工路线有2600元的原料价差。但他也坦言,煤化工只能是石油化工的有效补充,实现对石油化工的完全替代是不可能的。
西部煤化工企业应该怎么办?张金阳认为可以用“有所为,有所不为”7个字来概括,“有所为”是指煤化工企业可以在产品,产业链延伸上下工夫,不能只做低端和大众产品如甲醇,可以做聚甲醛、工程塑料等高精尖产品。“有所不为”就是放弃传统附加值低的传统煤化工产品。他还建议煤化工企业应强化产业链融合,避免单打独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