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我国机器人市场增长迅速 机遇挑战并存

2014-10-16 14:12:291767
来源: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市场分析】中国悄然成为智能机器人的大市场,有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我国机器人产业自21世纪逐步兴起,目前已经形成百余家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曾经是手工劳动者的‘世界工厂’的中国,现已超过日本,成为大的工业机器人买家。2013年,每售出5台工业机器人,便有1台被中国买走。”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机器人联盟预计,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将超过日本,达到3.25万台,占到世界总量的20%,将成为大的机器人市场。在巨大需求的拉动下,未来3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市场爆发式增长
  
  由于新一轮产业转移、经济结构调整、人口红利消失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等因素驱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在行业需求、景气度上不断攀升,这使得曾经是世界工厂的中国,如今成为机器人市场的大买家。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目前应用广泛的是在汽车制造业。机器人联合会主席阿图罗·巴荣塞利认为,未来汽车制造业对于机器人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尤其是在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将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中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经从汽车、电子等行业逐步渗入到金属加工、卫浴五金、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说。
  
  他预计,继汽车领域之后,电子产品、电子通讯等将成为重要的机器人市场;卫浴、厨具、陶瓷等行业面临招工难,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机器人的大量进入将成为必然;芯片、光伏、LED、生化制药等行业,车间里有很多不利于人工工作的条件,机器人的优势也开始显现。
  
  中国制造业目前有4500万工人,机器人有庞大的替代空间。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机构高工产研发布的新兴产业投资策略认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据预测,对比美、德、日、韩四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中国六大工业(汽车、电子电气、食品饮料、化工、塑料橡胶、金属制品等)制造业未来几年尚需108万至240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工业机器人总需求量的约70%。而以20万/台计算,工业机器人产值空间在3100亿元至6880亿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天苗认为,机器人产业是未来战略的高技术产业,不仅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础装备,还能推动相关行业产业的升级换代,正在把新材料、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各个行业。未来的制造重要的就是机器人、数字制造和人工智能,三者的结合将改变未来制造业的结构模式。
  
  他介绍,包括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近三年呈现井喷式发展,主要表现为互联网与大数据、医疗健康与物联网、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四大科技浪潮。我们要审时度势,抓紧谋划,扎实推进。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工厂,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快速过渡的阶段,面临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机遇。
  
  有没有产能过剩?
  
  令人瞩目的高增长,使得中国市场成为主要机器人厂家的必争之地。根据IHS的统计,占有机器人市场85%以上份额的机器人本体厂商(Fanuc,KUKA,ABB,安川,川崎,Denso,Epson,Staubli,Toshiba,Adept,三菱,Yamaha),都已在中国开设分公司,并且大部分都已经在国内拥有工厂或计划开设工厂。
  
  2015年这些厂商在中国产能将超过55000台/年,同时保守估算国内主要的三家机器人本体厂商的产能将会分别达到1000台/年以上,总计3000台/年。粗略计算下来,2015年这些厂商总共能供应机器人本体能力为56500台/年,这个数据还不包括本土的新厂商,小厂商和可能的新进入者。按照IHS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报告》,2015年市场需求为50000台以上。在此看来,供应和需求能达到某种平衡,工业机器人本体行业似乎并没有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上一篇:粉碎设备走向节能方向发展

下一篇:食品包装机械年增长率可观 前景良好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