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海上风电设备需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14-11-07 09:06:021633
来源: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国内新闻】通过近年来不断努力,我国企业已具备了大型风电设备制造、海上风电施工、海底电缆制造和铺设能力,但总体而言技术和经验都不成熟,产品时间检测不够,需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海上风电尚处在建设初期,技术管理和政策方面还不成熟,海上风电在技术上要不断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依赖进口,同时加强已有核心技术的优化,这才是不断降低成本的关键。”中国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易跃春说。
  
  海上风电设备具有特殊性
  
  由于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略低,采购周期较长,从而在产能方面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制约我国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机组的工程基础和运行环境特殊,对设备和施工的可靠性要求也与陆上风电有很多不同,因此在提高技术的同时,也应着力提高设备可靠性。
  
  因风况与陆上具有显著差异,运维成本极高,海上风电机组的技术水平尤为重要。例如我国福建、广东的海上风电资源虽然尚可,但台风也较为频繁。目前的一些风电机组抗台风能力并不突出,在对抗风况时能力有限,这就需要严格制定标准,并通过更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研发解决此类问题。
  
  由于海上风电建设具有多海况、高复杂地址的特点,施工难度与陆上风电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出于对成本的考虑,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较难采用欧洲技术,而需要对我国海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施工装备和方法进行研发。
  
  业内人士认为,就目前看来,海上风电施工受到气候、天气、潮汐等多方面影响,施工周期相对陆上风电更长,工况也更为复杂。虽然表面上我国目前的海上风电施工能力供大于求,但这是此前海上风电开发停滞不前造成的假象。电价公布后,海上风电核准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海上风电开发势必将逐渐加速,目前的施工能力未必能够满足需求。
  
  海上风电仍面临一些阶段性挑战
  
  今年6月国家*发布了海上风电价格政策,之后召开了多次海上风电推进会议,对未来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方案征求业内意见,以期为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进入新阶段打下良好基础。虽然被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规模,但如需顺利完成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2015年海上风电装机500万千瓦目标仍难容乐观。目前业界对海上风电开发并未表现出太高的积极性,并对未来海上风电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仍持有多方建议。
  
  其一,开发商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无疑既影响积极性也影响效率。虽然从国家支持亦或是舆论层面来看,大力发展环保的海上风电是大势所趋,但其仍无法避免极为繁琐的审批流程。各类审批部门对海上风电认识千差万别,使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与陆上风电项目相比阻力重重。
  
  其二,海上风电价格仍是业内强烈的呼声,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定价,二是价格的持续性。一些企业针对目前电价的测算显示,资源优劣和施工难易很大程度影响了海上风电项目盈利能力。因此,虽然目前的电价能够使少数资源、施工难度低的项目略有盈利,但力度很难大幅提高开发商的积极性。另外,由于风电开发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从测风到投产往往历经数年,价格政策的波动会对其造成*影响。此前发布的定价政策中明确提出有效时间为2017年以前,而目前正打算申报的项目不少处于前期阶段,如果2017年后价格产生变化,将对意图在未来两年进入海上风电开发领域的企业产生困扰,致使其在收益风险面前畏手畏脚。
  
  其三,因风况与陆上具有显著差异,运维成本极高,海上风电机组的技术水平尤为重要。例如我国福建、广东的海上风电资源虽然尚可,但台风也较为频繁。目前的一些风电机组抗台风能力并不突出,在对抗风况时能力有限,这就需要严格制定标准,并通过更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研发解决此类问题。
  
  其四,由于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略低,采购周期较长,从而在产能方面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制约我国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机组的工程基础和运行环境特殊,对设备和施工的可靠性要求也与陆上风电有很多不同,因此在提高技术的同时,也应着力提高设备可靠性。
  
  其五,由于海上风电建设具有多海况、高复杂地址的特点,施工难度与陆上风电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处于对成本的考虑,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较难采用欧洲技术,而需要对中国海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施工装备和方法进行研发。就目前看来,海上风电施工受到气候、天气、潮汐等多方面影响,施工周期相对陆上风电更长,工况也更为复杂。虽然表面上我国目前的海上风电施工能力供大于求,但这是此前海上风电开发停滞不前造成的假象。电价公布后,海上风电核准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海上风电开发势必将逐渐加速,目前的施工能力未必能够满足需求。
  
  如何解决这些在电价公布后仍被广泛关注的挑战,是产业进一步有力发展的重要命题。
  
  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与生产制造水平相比,技术研发能力目前仍是国内厂商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风电机组研制工作,应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进行大力扶持。”易跃春说。
  
  国家层面来讲,应做好海上风电的整体规划。不但在风电资源开发应具有整体性,也应在审批流程和产业链产能规划方面体现出整体性。对风电开发规划具有充分了解后,包括设备制造、工程吊装、运维管理等整个产业链才能够准确地预估发展规模,从而在提高零部件采购效率的同时,
  
  做好国内外海上风电机组的产业链建设和工装设备制造工作。
  
  一方面,目前我国有关机构正在制定抗台风型风电机组的设计规范,具备针对性的产品正在不断完善,但这项问题的彻底解决还尚需时日。另一方面,加强海上风电设备的认证和运行监测则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途径,积极做好风电机组制造、工程施工、海底电缆等方面的技术认证,严格海上风电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秩序,可以有力地保障机组质量提升和经验积累。
  
  在标准和监测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和完善海上风电质量监督和运行监测体系,对风电场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形成大数据,有利于总结经验并进一步提高、完善风电机组设计水平和工程建设质量,从而提高海上风电设备可靠性、安全性。
  
  海上风电作业平台获重大技术突破
  
  10月17日,北车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车海工”)联合上海崇和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崇和实业”)在上海发布了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表明我国在海上风电作业平台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实现了该领域船舶制造关键技术创新。
  
  该平台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其在吊装能力上实现了大幅度满足风机大型化的发展需求,可满足1000吨以下独桩的吊装和高精度打桩,具有作业精度高、安装效率高、操控稳定性强等特点,经我国造船学会鉴定,该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具备国内、*的技术水平。

上一篇: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

下一篇:风电设备发展 国产化与“走出去”兼顾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