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天然气价改进程加快 打造能源革命新引擎

2015-01-23 09:18:572016
来源: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市场分析】大幅度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加快发展包括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甲烷、天然气水合物、氢能、生物质气等在内的气体清洁能源,既能有效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减少排放等多重巨大压力,又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打造中国能源革命新引擎。



天然气价改进程加快 打造能源革命新引擎
  
  进程加快
  
  我国于2013年和2014年两度调整非居民用存量气价格。按照计划,2015年非居民用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将实现并轨,非居民用气价格将逐步放开,居民生活用气也将建立阶梯价格制度。国家*拟定的“三步走”战略,如今只剩后“一步”。随着天然气价改进程的加快,业界预计,天然气有望于2015年上半年实现市场化定价。与此同时,国内大的天然气现货交易平台也将成立,这一举措对于天然气价改无疑也起着很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我国从2005年12月开始提出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当时主管部门将天然气分类为化肥生产用气、直供工业用气和城市燃气用气。但随后几年,价改的进程缓慢。2013年6月,国家*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明确了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基本思路和适用范围。并将天然气价格管理由出厂环节调节转移至门站环节,通过将管道天然气价格与替代能源(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挂钩,实行政府指导的高上限价格管理,推行“存量气 增量气”门站价调整方案。接下来的7月份,*再下通知,决定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并对天然气进行区分,分为存量气和增量气。其中,存量气在此轮调价中上调了0.4元/立方米,而增量气则一步到位,与市场接轨。这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价改的“步”。
  
  2014年8月12日,国家*下发通知,从9月1日起,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将上调0.4元/立方米,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同时明确了将进一步放开进口液化天然气气源价格和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出厂价格政策。这被看作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第二步”。
  
  据业内人士透露,按照“三步走”战略,2015年将继续上调存量气的价格,上调的幅度为0.4元/立方米。届时存量气与增量气基本同价,真正实现与市场接轨。
  
  改革需协调平衡五个基本关系
  
  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实行的是以净回值法为基础的政府指导价政策,如果价格定得过低,供应者会缺乏生产或进口积极性而减少投资,导致天然气市场供给不足;如果价格定得过高,消费者会难以承受而选择替代能源,导致天然气市场需求不足。因此,我国全面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需要协调好供给与需求、价格与成本、价格与消费者承受力、价格与行业交叉补贴、天然气与油、煤价的比价五个关系,做好供应与需求、边际成本与价格、可承受力与价格、交叉补贴与价格、替代效应与价格五个平衡,尽量避免天然气供应过剩、价格过高、有效需求不足、价格机制扭曲、能源逆替代现象发生。
  
  协调天然气供需关系,可平衡市场供求格局,避免供应过剩。综合比较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和供给预测结果可以发现,在现有的价格机制和价格政策下,到2017年起我国很可能出现天然气供过于求的现象,2017年天然气供应量将超过市场需求量100亿立方米左右,2020年供应量或将超过市场需求量200亿立方米左右。
  
  协调天然气价格和成本关系,将平衡边际成本与价格水平,避免价格过高的问题出现。由国内天然气生产环节成本、输送至省(市)门站成本以及外部环境影响成本构成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以下简称全成本)和进口气价(成本)与净回值法确定的省(市)门站价格(以下简称门站价)比较结果显示,门站价比成本高约0.6元-1.25元/立方米。总体上看,这种门站价水平比成本高20%-40%左右,天然气价格具有一定的下调空间。
  
  协调天然气价格和消费者承受力关系就是平衡可承受能力与价格水平,将避免有效需求不足。
  
  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造成了下游产业燃料或原料成本明显上升,用气企业对天然气的可承受能力普遍下降,导致有效需求萎缩。2014年上半年,一些用气企业生产经营受成本上涨等问题困扰,纷纷下调生产负荷。多数化肥、化工用气企业减负荷或关停,LNG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降至50%左右,中小工业用气量也比预期下降。
  
  如果调整工业用气价格,从短期来看,工业气价若每立方米分别下调0.5元和1.0元,工业用气量会分别增加约16亿和33亿立方米;从中*来看,工业气价若每立方米分别下降0.5元和1.0元,工业用气量会分别增加约160亿和320亿立方米。
  
  如果调整发电用气价格,从短期来看,发电气价若每立方米分别下调0.5元和1.0元,发电用气量会分别增加约28亿和56亿立方米;从中*来看,发电气价若每立方米分别下降0.5元和1.0元,发电用气量会分别增加约190亿和380亿立方米。
  
  协调天然气价格和交叉补贴关系是平衡交叉补贴与实际市场价格、避免价格机制扭曲的有效手段。交叉补贴造成的价格机制扭曲现象广泛存在于气、电、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中。通常情况是,同工业和商业用户相比,居民用水、电、气的供给成本更高,但价格却更低,违背了基本的经济逻辑。而通行的做法,是对低收入家庭实施补贴,确保其基本的水、电、气消费。资源价格扭曲,既严重制约了资源产业本身的健康发展,又影响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低价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性,造成一些用户过度使用资源,不利于提率和节约利用、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
  
  居民用气价格与工业用气、热力用气价格之间存在交叉补贴现象。从世界各主要消费国工业用户与居民用户天然气零售价格比较看,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的工业用户气价均低于居民用户气价,比如:工业用户气价与居民用户气价相比,欧盟和OECD国家平均约是1:2,美国、荷兰约是1:2.5,加拿大约是1:4。气价反映了不同用户真实的成本构成,用气量越多,气价应越低。实际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民生活用气价格普遍比各省门站价低1元/立方米左右,这部分燃气成本却通过行政手段提高其他用气部门的价格转嫁给了工业、热力等用户,而热力用户却在集中采暖季节(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由国家对其进行财政补贴。不同消费部门之间的交叉补贴,严重扭曲了天然气市场价格。
  
  协调天然气与成品油、煤炭价格的比价关系,平衡替代效应与价格水平,可避免能源逆替代现象发生。
  
  人类能源从“肮脏能源”到“清洁能源”、从“低密度能源”到“高密度能源”、从“黑色能源”到“绿色能源”发展,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煤炭价格相对便宜,煤炭成为近40年世界上消费量增长快的化石燃料,2013年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30.1%,是1970年以来的高水平。相比而言,这种情况我国更为突出,由于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与天然气相比煤炭、柴油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导致目前“煤改气”和气代油、煤的工程进展缓慢。因此,只有切实理顺天然气与柴油、煤炭等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才能避免能源逆替代现象的发生。
  
  2015年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领域将有重大突破,伴随国家原油下跌,天然气下游推广严重受挫。不排除政府逐渐开始采用市场净回值定价的可能,届时天然气价格将参考华南地区液化石油气以及进口燃料油价格,也不排除天然气价格有下跌可能。

上一篇:外墙保温行业发展迅速 保温材料层出不穷

下一篇:页岩气开发热潮与质疑同行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