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成效初显
- 2015-01-26 11:05:071874
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成效初显
目前我国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运行基本平稳,社会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专家建议,应审慎把握控制碳排放与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充分重视各地试点过程暴露的问题,总结经验,打通瓶颈,有序推进全国性碳市场建设。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决定表明,中国政府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碳交易试点建设情况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现阶段实现低成本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其重要作用已在得到广泛认可。2013年6月18日深圳碳交易所开市,标志着中国“两省五市”碳交易区域试点工作正式开始。时隔一年,重庆碳交易所开市,标志着“两省五市”碳交易试点全部上线交易,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配额总量达到12亿吨,控排企业2000余家,市场规模预估在3000亿元到4000亿元,成为继欧盟之后的第二大碳交易体系。
碳交易试点工作得到各试点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机制设计方面,试点省市出台地方法规,使碳排放权交易有法可依,加强了交易的约束性;在交易主体和交易品种的选择方面,试点省市根据自身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确定交易主体并设计相应配额标准,如北京碳排放配额(BEA)、天津碳排放配额(TJEA);在创新业务开拓方面,试点省市表现突出,如北京环境交易所联合纽约—泛欧证券交易集团旗下BlueNext交易所发起建立中国个自愿碳减排标准—熊猫标准,旨在为即将迅速壮大的中国碳市场提供透明而可靠的碳信用额,并通过鼓励对农村经济的投资来达到中国政府消除贫困的目标。
七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运行平稳效益初显
APEC期间,我国正式承诺在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将于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此前,我国曾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是世界大碳排放国,2013年我国碳排放量占总量的27.7%,比*二的美国高出近一倍。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柴麒敏指出,如2030年碳排放要达峰值,一般要求煤炭消费在2020年前就达峰。国家在能源消费总量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费量的控制要继续加强,才能保证2030年前尽早实现碳排放达峰。
配额交易是各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以市场化手段控制碳排放量,从2013年开始,我国先后在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等7地启动碳交易试点。重庆市*资源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梁波说,碳排放权交易旨在实现“排放有成本、超标需购买、减排能获利”。
据了解,目前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等前5个试点已经历配额清缴的“履约期”,绝大部分控排企业都已完成履约。其中上海企业履约率为100%,北京415家控排企业中有12家单位未履约,深圳635家控排企业中有4家未履约,天津和广东分别只有4家和2家企业未履约。
引入碳排放交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节能减排的实现。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裁葛兴安说,深圳过去一年的试点中,超过一半企业配额富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试点期间,深圳市635家工业企业碳排放量较2010年下降11%,但工业增加值增长29%,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达到23%,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了碳排放总量增长。
有序建立全国性碳市场
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在碳排放控制的过程中,应把握先宽松再从紧的节奏,逐步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在不对“稳增长”造成太大压力的同时,充分把握区域差异,有序推进全国性碳市场建设。
首先,加强对企业培训,提高超排惩罚力度,活跃碳市场交易。
国家*去年8月15日称,我国将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专家建议,在新的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应该切实在碳交易中提升能力建设,帮助企业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从事碳交易。另外,目前各地对未履约企业的惩罚力度都不大,企业超排成本较低。政府层面应加快立法进度,通过纳入考核、停发环保补贴、通报批评、增加罚款等手段提高对超排企业的惩罚力度。
活跃的交易是碳市场合理定价的基础。专家建议,各地可通过引进境外碳投资机构、推动配额托管交易制度、推出创新性碳交易品种、加强引入个人投资者等方式活跃市场。
其次,有序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据了解,我国将在三年内出台关于全国性碳市场的完善政策。业内人士表示,碳排放权完全可以实现跨区域交易,实现全国排放的总控制目标。但全国性碳市场建设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适时出台《应对气候变化法》很有必要。
专家建议,在未来全国性碳市场建设中,需顾及区域发展差异和“稳增长”的需求。
梁波等业内人士说,国内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明显,在控制全国排放增量的前提下,应该将指标有区别的分解下去,不同地区分担不同的减排任务。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使得鼓励企业生产和推进节能减排共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