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计划将于2015迈出步
- 2015-02-10 09:36:001967
“能源互联网”计划将于2015迈出步
“能源互联网”获关注
42万多字的《能源互联网》由*董事长刘振亚撰写,他提出的能源互联网,“将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
此前,在2014年度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能源协会年会、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等场合,刘振亚已经就能源互联网的主旨做过公开发言,并获得业界*关注。
现在,《能源互联网》提出明确时间表,“在2020年前形成共识基础上,到2030年前启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强洲内联网,到2040年推动各大洲主要*实现互联,到2050年基本建成能源互联网。”
相关预测显示,这一大型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到2050年的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
特高压技术,让能源联网
进入21世纪,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由清洁能源全面取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而特高压技术的市场化应用,使得清洁能源的长距离输送成为现实。
在专家看来,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由跨国跨洲骨干网架和涵盖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国家泛在智能电网构成,连接北极(风能)、赤道(太阳能)和各洲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需要,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能源配置平台。
特高压电网的建设是能源互联的关键技术。它的经济性,使得远方的清洁能源输送更加廉价、线损更加微小。中国、俄罗斯及部分中亚国家商讨建立的跨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将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一次尝试。
“一带一路”或是突破口
*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提议,能源互联网这一构想可以和目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对接,在“一带一路”上谋求突破。
据记者了解,*方面也做过相关测算,比如在哈萨克斯坦一个露天煤炭基地就地转化煤电,并且通过能源互联网将这些煤电输送至中国华中地区的武汉,虽然输送距离超过4000公里,但由于哈萨克斯坦燃料成本极低,长距离输送至武汉的煤电仍“有5到8分钱的利润空间”。
*以来,相对煤电而言较高的价格是风电、太阳能电力普及使用的障碍,而这一障碍有望在未来得到消除,这将会为能源互联网在*大范围配置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扫清障碍。“现在,一度风电的上网电价大约是人民币5毛钱左右,我们经过测算,大概到2025年的时候,风电电价就可以与火电竞争。”刘振亚表示,“太阳能在价格上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同时,能源互联网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综合效益,也是其在形成共识的基础。相关预测显示,到2050年,能源互联网将使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0%左右,成为主导能源;清洁能源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可以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二氧化硫5.8亿吨;届时,能源碳排放将减少至115亿吨,仅为2009年的50%左右,从而实现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
“构建能源互联网,既面临清洁能源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从理念、技术到实践的巨大挑战,需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刘振亚表示,虽然不可能一帆风顺,但这一构想大有可为。
2015年,*公司将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互联互通合作,包括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开展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迈出能源互联网建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