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清洁利用着力推进
- 2015-03-23 11:29:201841
煤炭清洁利用着力推进
2013年9月12日,*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为引人瞩目的提法当属“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到65%以下”。2014年5月,环保部颁布了新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据了解,新标准出台后,有些地区为了贯彻新标准要求中小锅炉只能燃用天然气,不少企业对此反映强烈。
据悉,*正在进一步研究提高煤炭清洁利用,将尽快制定出台《煤炭清洁利用行动计划》、《关于稳步推进天然气产业化示范指导意见》、《关于稳步推进煤制油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
*此前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五项战略任务一是推进煤炭清洁开发利用,稳步提高国内石油产量,大力发展天然气,积极发展能源替代,加强储备应急能力建设。
打破制度壁垒
煤炭清洁利用已经成为共识,国家有关部门也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推进,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制度弊病,煤炭要实现清洁利用,仍然困难重重。
以煤矸石发电为例,通过煤矸石发电,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不仅可以回收矸石中的热量,增加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矿区环境污染。煤矸石发电不仅仅是可以给矿区供电,也可以提供给其他普通用户使用。国家为支持煤矸石发电,制定了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电量优先上网、不收取上网配套费、同一接入点上下网电量互抵等优惠政策。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这些规定基本得不到执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电网方面要限定煤矸石电厂上网电量,而且煤矸石电厂超发的电量不结算;煤矸石电厂要缴纳各种配套费,连接入点变电所内开关、电能表也需要矸石电厂自己掏钱;企业自用电量要收取备用容量费、高额过网费;甚至有的地方还变相降低上网电价;即使各种“奇葩”规定全部都符合了,有的地方还是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减少退税甚至拒绝退税等等,类似的种种“卡脖子”现象不一而足。
制度“帮倒忙”的问题在煤电领域也并不新鲜。*,提高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耗比重与燃煤发电效率,是提高煤炭能源转化效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发电用煤约占煤炭消费的50%。大机组不仅单位发电量高,而且耗煤量低、污染处理能力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地政府经济运行主管部门会向每一台机组下达发量电计划,平均分配发电时间,电网则按计划进行调度。如果是计划内的电量,就按国家定价上网,如果是计划外的电量,则要低于国家定价上网。这直接导致了百万千瓦机组与小火电机组相比发电时间相差不多甚至出现下降趋势,使得节能机组的发电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清洁燃煤发电,逐步提高电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推进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所以,在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的道路上,除了破除落后观念、解决技术难题,还需要打破制度壁垒。
煤炭清洁利用提速
《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锁定了煤炭清洁利用。*相关人士以煤化工为例向记者介绍,目前,我国已成功开发出以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甲烷、煤制乙二醇等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工艺技术,并进行了工程示范。但仍存在较大问题,当前面临结构不合理,煤炭综合利用效率较低,部分产品存在产能过剩现象,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本地区煤炭资源禀赋和利用水平,因地制宜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提出推动煤化工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促进区域产业衔接融合的重点任务。构建区域内能源梯级利用、优势互补、产业共生耦合的发展模式,综合提升区域煤炭清洁利用整体水平。
而对于合成氨、甲醇、电石等传统煤化工领域,目前存在装备技术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等问题,《工业领域煤炭清洁利用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快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改造的重点任务,通过加强对能耗高、污染重的工艺装备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一批*适用、经济合理、节能减排潜力大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从源头减少煤炭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以期达到或优于国家相关节能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