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降温 未来之路何去何从
- 2015-03-25 09:17:221951
煤化工降温 未来之路何去何从
在新能源迅速崛起的情况下,国家整体化石能源需求强度和增速会下降,推动化工行业煤炭需求增速持续放缓。虽然国内在建和拟建的新型煤化工项目规模比较大,但新型煤化工被国家定位为战略性储备技术,由于受到环境容量制约,煤炭主产地水资源难以支持大规模转化,导致煤化工项目降温。
新型煤化工遇冷
曾经风光无限的新型煤化工近期却遭到了冷遇。先是去年7月份,国家*在《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有序发展的通知》中规定,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此举意味着,做此类项目必须迈过100亿元以上的投资准入门槛。紧接着是去年8月,更为明显的刹车信号到来,国家*公布《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煤化工被清了出去,“新型”的也不能例外。*,适宜发展新型煤化工的地区在西部,其中含义不言而喻。一直以来,煤制气项目相比煤制油与煤制烯烃更容易获得核准。不过,今年春节前,环保部也意外发声,驳回了江苏苏新能源公司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环评报告。
煤化工仍需继续发展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能源需求大,近十年来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目前已远超50%的公认警戒线。如果不采取现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石油价格或地缘政治格局的任何变化,都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甚至政局产生重大影响。利用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用煤化工产品部分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不仅能大幅降低石油消耗和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且能适当抬高中国在进口石油谈判时的主动权,减少油气进口成本。从这个层面讲,中国仍需继续发展煤化工。
对于煤化工项目各地还要因地制宜、谨慎而行,尽快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严格准入,刹住盲目上马的势头;对已投产的运行装置,应及时对能效、资源消耗、“三废”治理进行监督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