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德国康能 巨鳄反转

2015-03-30 14:32:491898
来源:界面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新闻】曾经欧洲体格为庞大的太阳能公司,德国康能公司(Conergy,下称康能),在这个春天似乎又闻到了生的气息。在全面摆脱传统硬体制造部门后,仅保留下游太阳能发电计划部门的欧洲光伏巨头德国康能,快速转亏为盈。



 德国康能 巨鳄反转
 
  这家被同行誉为德国光伏业旗帜的太阳能公司,没有令力撑它的美国股东们失望,在经过20多个月的努力后终于嗅到了盈利的味道。
  
  康能全面摆脱投资大、利润微的传统硬体制造部门后,转型为专注于轻资产运营的开发、金融、工程、采购、建设、营运与维护的计划服务商。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的消息称,康能运营官(COO)亚历山大˙戈尔斯基(AlexanderGorski)日前透露,该公司目前已扭亏为盈,目前正考虑上市。据称,康能去年销售额近5亿美元,营业利润接近1000万美元。
  
  记者了解到,康能曾是法兰克福的上市公司,2012年,康能净亏损9900万欧元(约合1.08亿美元)导致破产。
  
  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的康能,在德国太阳能行业大名鼎鼎。它同样也是光伏一体化时代中的,从初期原本经营组件、逆变器,支架,后来扩张到下游的光伏EPC、开发等业务,几乎所有光伏环节都有涉及,了当年欧洲甚至整个光伏行业的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在2007年太阳能行业发展高峰期,康能市值超过22亿欧元(约合24.02亿美元)。
  
  灾难的种子也悄悄种下。2012年,康能营收4.74亿欧元(约合5.18亿美元),运营亏损8300万欧元(约合9062.7万美元),市值缩至5700万欧元(约合6223.8万美元)。
  
  《明镜》周刊发表调查报告说,在德国再生能源法的大力扶持下,德国太阳能曾大赚特赚,并市场直到2008年。但正因为有了政府的慷慨补贴,德国企业没能及时改组结构,以扩大竞争能力。
  
  与此同时,在2011年,来自中国的各路光伏巨头们大显八仙过海之势,扩张过度,包括排名的尚德等一批光伏制造企业倒闭。
  
  亚洲厂商*,德国政府取消政策补贴,页岩气的勘探热潮四起,让一些国家减少了对新能源的投资和补贴,接二连三的叠加因素,把大量光伏企业推向倒闭破产的边缘。
  
  在整个行业差的光景里,康能进行了垂直整合。模组、逆变器价格大力下跌,康能终实力不支快速倒地。2013年7月,康能无力回天,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这段时间,康能进行了断腕求生,大胆程度令人惊异。包括来自浙江富商南存辉旗下的正泰太阳能等行业巨头,开始对已经申请破产的康能进行肢解。
  
  康能旗下业务由不同对象买下——正泰太阳能吞下其300兆瓦的晶硅太阳能组件厂业务,博世看中逆变器,支架部门被德国西北工业集团移走。令康能高层所倚重的下游太阳能发电计划部门,则被总部在美国迈阿密的私募巨头Kawa资本管理公司召入麾下。
  
  在Kawa手上,只有太阳能发电计划业务的康能短期内快速转亏为盈。其执行官安德鲁˙德˙帕斯(AndrewdePass)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当上游成本大降,下游计划商其实大有可为。
  
  经历过死亡风波的康能目前仍是大的光伏下游计划商之一,在14个国家拥有350位员工,同时顺利引进了欧洲第二大的跨国电力巨头RWE公司投资入股,并取得德意志银行的金融支持。
  
  康能在2014年开始“恢复元气”。开发、建设及安装的计划规模达300兆瓦,营收达5亿美元,2015的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吉瓦,并将进入诸如南美洲各国及非洲等快速成长的市场,同时其在德国本土和日本、菲律宾及泰国等地也有不俗表现。
  
  除了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康能的起死回生,也得益于风行美国能源业界的投资工具YieldCo。
  
  YieldCo通常主要为运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的上市公司服务,这些现金流将以股息形式分配给投资者,并可以在市场上交易收益权。YieldCo模式此前被广泛应用于房地产等行业,光伏行业鲜有涉足。YieldCo不参与项目开发建设,风险较小,在资本市场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融资。
  
  同时,YieldCo持有的高质量发电项目,也可以为投资人以股票分红形式提供现金回报。yieldco在美国成功流行的原因有二:一是美国拥有的高质量能源项目装机规模庞大;二是美国目前利率水平较低。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阿特斯阳光电力在内的中国部分在美上市企业,可能也开始向电站收购和*持有转型,但相关人士表示当前国内较高的融资成本可能会阻碍这一模式的快速发展。
  
  康能现在是纯计划服务商,YieldCo将计划的稳定现金流包装为证券金融商品的形式,对康能获得资金更加有利。
  
  和许多光伏组件制造商一样,康能已经将其业务重点转向了下游市场,但这需要更多的资金注入。私募巨头Kawa及新股东RWE的加入,以及YieldCo的灵活运用,让这一切不再是问题。

上一篇:“煤”运当头 山西煤企转型路上陷困境

下一篇:拉美地区可再生能源产业稳步上升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