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企应走好优化升级之路
- 2018-07-16 10:58:14850
截至2017年底,我国炼油能力为年7.72亿吨/年,炼油产量位居*二。然而,我国炼油能力过剩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净过剩炼油能力7700万吨;2018年,这一数字预计为9800万吨;到2020年,这一数字或将升至13600万吨。毫不夸张地说,如何做大做强,如何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了中国炼油工业的头等大事。近日,中国化工报记者对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明丰博士进行了一次访谈。在采访中,他与我们分享了对国内炼企转型升级发展的见解。
地炼解困:
深耕下游是方向
中国化工报记者:近年来,我国炼油产能增长加快,这主要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但我们注意到,近期山东部分炼厂经营遭遇困境,对于山东地炼企业未来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李明丰:山东地炼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全国炼油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国内石油加工量严重过剩。如果抛开出口成品油的量,目前,国内炼厂不到70%的开工率就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油品的需求。当然,地炼企业还面临缺乏燃料油终端销售渠道的制约,特别是国家税收政策收紧,对地炼企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建议,,地炼企业发展要实现规模化,好是抱团发展;第二,从生产燃料油向适度生产化工品发展;第三,化工品向化发展。像浙江石化、恒力石化等大型民营炼企都是以芳烃为主产品,这些炼厂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魄力去建设大项目,原因是他们有足够大的下游市场。因此,山东地炼企业要去深度耕耘下游产业,才能实现较好发展。
炼企转型:
油化结合是关键
中国化工报记者:山东地炼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国内炼企普遍面临的问题,这是否说明,国内炼企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李明丰:我认为现在国内炼企布局正处于重大转型期。理想的炼厂布局应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规模大。二是油化结合。其中,“油”方面,炼厂应该是以加氢裂化和催化裂解(如DCC)两个装置为核心,“化”方面,乙烯原料实现多元化;三是副产石油焦的问题,可以通过新建悬浮床渣油加氢装置来解决。
中国化工报记者:看来油化结合是关键,对此您能进一步阐述吗?
李明丰:炼企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保持适当的汽柴油生产,应多产轻质烃类。我个人认为,与芳烃相比,未来烯烃的市场机会更大。
目前,国内的成品油多半都是从催化裂化装置来的,如果要少产成品油,那么只能把催化裂化装置的功能,从生产汽柴油,向生产烯烃和芳烃方向转变。石科院的催化裂解DCC技术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炼油企业上了DCC装置,生产就很灵活,如果想出汽油,那DCC装置就可以当作一个普通的催化裂化装置。如果想出烯烃产品,DCC装置就可以转而生产烯烃(包括一部分芳烃)。可以说,因为有了DCC这个技术,炼厂就可以转型多生产烯烃和芳烃。这是以燃料型炼厂,发展成为化工型炼厂可行的方案。
目前国内炼化一体化项目,一般以石脑油为原料制乙烯,灵活性较低,抗市场风险能力有限。比如,与乙烷裂解制乙烯相比,石脑油制乙烯经济性较低,原油价格上涨,短期内可能对石脑油制乙烯带来冲击。建议未来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其中,乙烯裂解装置原料可以采用轻烃。这样一来,油化结合比较,应对不同的价格体系,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
此外,炼厂氢平衡的问题也需引起重视。目前炼厂加氢所用的氢气多来自煤制氢,其副产二氧化碳排放量很高。如果炼厂以出产烯烃和芳烃为主,那么对氢气的需求将大幅减少,未来减排压力也较小。
提质增效:
炼厂优化是趋势
中国化工报记者:目前有何手段能帮助炼企在短时间内提升效益?
李明丰:对广大炼企来说,原油优化尚有潜力。我们调研发现,即便是一些目前效益较好的炼企,如果能在原油方面进行优化,那么效益会有显著的提升。
为了给炼企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石科院目前在做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了中国原油详细评价数据库,国内加工过的油种基本都包括在内,对于每种原油的性质都有详细分析。二是开发配方原油技术,举例而言,一家炼厂主要加工阿曼原油,但是阿曼原油如果涨价,能不能用其他油来替代?通过配方原油技术就可以用两种价格较低的原油调和成与阿曼原油性质比较接近的油品进行加工。三是原油的储运管理优化。四是全厂流程和加工优化,通过优化为炼厂提供效益大化的加工方案。
我们与海外的一家炼企按照合同管理的模式进行合作,我们帮他选择原油,做装置优化、生产方案优化。通过优化,一年为该企业增加1.2亿元的利润。
中国化工报记者:石科院在服务炼企优化升级方面有哪些优势?
李明丰:我想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优化这个概念。比如一个炼厂的原油质量下降了,要得到与原来同样的产品分布,应该变化哪些操作条件,装置采用的技术有没有这样的弹性能到达到目标?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有丰富的技术开发经验,而软件只不过是一个优化工具。
石科院建院60多年了,技术储备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炼化工艺都有所涉及。所以我们的优势是对各类技术的适用性、操作弹性比较了解,从而帮助用户更好地解决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