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多道险阻的工业园区污水何处安放?
- 2019-10-25 09:39:59457
【化工机械设备网 热点关注】对于即将到来的水环境治理大考而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或许将成为这场治水攻坚战能否取胜的关键一役。
与市政污水处理形成对比的是,工业园区污水带来了多种更为鲜明的直观印记:产量大、覆盖面广、处理难度大、成本高。自2015年起,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成为工业污水处理主体。三年后,历经多番删修的《水污染防治法》则进一步要求,工业集聚区应当配套建设相应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家底”背后问题重重
顶层设计及相应排放标准一方面促进污水排放企业越来越“守规矩”,另一方面也释放出水环境治理趋向效率的积极信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成的和在建的各类工业园区数量接近8956多个,工业污水排放量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44.28%左右。其中江苏、山东、湖北等省份分布较多,目前已有约1.2万家规模以上石化和化工企业进入化工园区,企业入园率达45%。
对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产业而言,排放标准日趋提升的同时,处理需求随之急速攀升。2015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就已超过199亿吨,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2.47亿吨/日,处理量为444.6亿吨。但令业界咋舌的是,在全国因严重超标被处罚的重点排污单位中,超过50%的都是污水处理厂。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主体工艺针对性不强、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工业聚集区往往成为水污染控制的重灾区。根据第二批*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组“回头看”及专项督查情况反馈工作报告,在20个省份中近9成存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管理问题。截至2018年9月,2411家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率达97%。但由于连接工厂和污水处理厂的管道不足,并非所有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都已全面投入使用。
另据《中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理研究》报告,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是中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困局中直接暴露的问题。由于项目的顶层设计者为政府,且项目本身的公益属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基本水量的风险由政府承担。而*“入不敷出”的困境让污水处理厂难以进一步提质增效,也让已建好的污水处理厂陷入运营困局。
格局重塑中凸显成长空间
缺乏针对性设计、管理经验缺乏,也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一直以来面对的难题。一些园区内各企业外排废水有很大一部分未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就进入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增加了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的难度。同时,工业园区中工业类型繁多且每种工业又由多段工艺组成,导致产生的污水性质差异较大。污水处理厂无权及时获知企业预处理数据,难以时间处理企业预处理废水超标和污染源头追溯难的的问题时有发生。
尽管工业园区污水排放均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但该标准并未涉及部分工业特征污染物指标,多数工厂采用的是生活废水处理标准。随着出水水质标准不断提升,单纯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很难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尤其对于工业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毒物质去除率较低。业内认为,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预先处理废水以去除污水处理厂无法满足行业标准需求的污染物。
在底子薄弱和新形势到来的双重挑战下,如何突围成了重要议题。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工业园区的“厂网一体化”更应是基于园区规划和招商引资条件的前置决策要件。针对BOD5、COD等常规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适当放宽或不做要求,进一步收严类污染物、难降解COD、不易处理的氮磷、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限制。
“积累实力”被视作未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的关键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数据,迄今工业污水处理设施中有30%需要改造,按照单吨改造成本为2000元估算,对应的工程投资额将超过1485亿。仅就污水管道而言,2018年*曾估计中国仍需建设40万公里污水管道,耗资将达到10000亿元。显然,刚步入快速成*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也将成为下一个水环境治理“爆款”。
原标题:9成“栽跟头” 暗藏多道险阻的工业园区污水何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