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十条》全面收官 蓝天保卫战初告捷
- 2019-11-25 09:26:59301
【化工机械设备网 热点关注】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平常在生活中我们甚至很难发觉到它的存在,但自人类历经多轮工业革命以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一次词成为了热门话题。我国人口众多,工业发展迅速,煤炭消耗量巨大。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大力提倡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并且在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能源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但依旧是杯水车薪,难以应对我国工业发展及满足人民生活所需。
大量煤炭的消耗无可避免地带来了众多环境污染问题,其中,空气污染问题形势严峻,亟待解决。*,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温室气体超过大气本身的承载范围就会导致温室效应,影响气候变化。而大气污染物浓度过高会引发一系列的呼吸道疾病,损害人民身体健康。
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9月10日,*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该项计划的具体目标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由于我国大气污染范围广,成因复杂,世界上没有成熟的大气治理经验可供借鉴,因此,这项任务无疑是艰巨的。但在重重困难之中摸索、突围后,我国的蓝天保卫战赢来了首战告捷。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团队及国内十余家单位在美国《国家*院刊》上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该项研究指出,我国2013年至2017年间全国人均PM2.5暴露水平从每立方米61.8微克下降到42.0微克,下降了32%。郝院士表示,从地面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观测数据来看,我国《大气十条》的目标已经全面完成。
在惊喜之余,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对于空气这一无色无味且流动的气体,科学家们是如何对其进行实时观测并搜集有效数据的呢?上文中,郝院士已经指出,空气数据是通过两方面获取的,一方面是从地面搜集数据,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外太空的卫星实时观测大气状况。那么,地面上的大气数据又是通过哪些手段获得的呢?在这里,各种*的环境监测设备拥有足够的发言权。
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环保工作的深入推进,环境监测行业作为环保领域的重要分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并日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目前,市面上各类环境监测仪器种类繁多,功能不一。而针对大气监测的仪器设备典型的有粉尘测定仪、二氧化碳分析仪、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臭氧分析仪、大气颗粒物监测仪,以及各种污染物的采样器等。这些精密的仪器设备为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享受科技带给我们美好环境的同时,我国蓝天保卫战仍在继续,各方面治污工作不容懈怠。郝院士团队发表的文章中指出,2017年全国338个城市中尚有64 %的城市PM2.5年均浓度不达标,我国PM2.5污染防控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有鉴于此,在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治污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挑起环保的大梁,为蓝天保卫战的终胜利贡献一份力量。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各方力量的助力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够拥抱青山、绿水、蓝天。
以上资料来源参考:科学网、百度百科
原标题:《大气十条》全面收官 蓝天保卫战初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