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药机需要创新,但如何真正“落地”是一大挑战
- 2020-02-19 08:41:48543
【化工机械设备网 热点关注】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在我国制药装备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也越来越被药机人重视。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部分企业似乎只是贴着“创新”的标签包装宣传自己,在“落地”这一环节上却总是难以做到位,也未曾带来创新的成果。
业内指出,部分企业实际上既没有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难题的创新勇气,也缺乏深入研究、细致破解的创新意识,只能做一些以参考借鉴、学习创新为名的简单copy,这实际上是一种伪创新,即*新之实的行为。
国产药机需要创新
诚然,国产药机确实需要创新。一方面,药机部分零部件产品、技术目前受制于人,依然依赖进口。
业内指出,我国药机行业的关键技术领域被“卡脖子”现象依然存在,为了解决受制于人的问题,药机人需要坚持创新,加强攻关“卡脖子”难题,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方面,需要持续坚持。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产药机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市场上产品重叠率高、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局面亟待打破,创新就显得尤其重要。另外,国产药机在低端领域逐渐实现进口替代后,朝着更高台阶出发也离不开创新。
创新为什么这么难?
既然“伪创新”常见,可见创新存在一定的挑战。那么,创新为什么这么难呢?有专家指出几个难点。
其一,周期长。有药机人曾表示,要将真正创新性的技术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不是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做到的,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坚持。
其二,不确定大。创新的成果能否成功落地,能否被市场所认可和接受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其三,失败率高。正如投资有风险,创新也存在失败率。我国药机行业以中小型的企业规模为主,在承担失败方面往往能力薄弱。
如何让创新“落地”
如何让创新“落地”,如何将创新成果进行转化是一大问题。有专家认为,应该完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使得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进行融合融合,同时需要加快建设制药装备关键技术研发、科技信息、技术转移等技术服务平台,打造产学研校企合作“直通车”。
目前,国内大型药机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明显。例如,楚天科技历时十余年持续研究以及产学研用攻关,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完成国家、地方、企业多项重大项目,实现了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创新、引着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薄壁药瓶高速转运的破碎控制、小剂量药剂的装量控制、微细异物的在线快速检测控制,研制出系列化药剂高精分装装备,成功实现产业化并参与竞争。
无*偶,东富龙与高校成立“产学研联盟”,加强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助力制药装备行业朝着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与完善。据悉,目前,东富龙依靠较强的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加上*以来注重研发及技术储备,已拥有和掌握冻干系统行业的核心技术,相继成功研发和投产了液氮冻干机、自动进出料系统和无菌隔离装置等冻干系统核心设备。
创新的背后固然也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入。楚天科技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8%至10%。2015到2017年,楚天的研发费用不低于总营业收入的10%,近年来更是不断增长。其中,2016年的研发费用1亿元,2017年研发费用1.38亿元,2018年达到1.4亿。公司在投资者提问中表示,公司的研发投入系为公司的中*发展考虑。
另外,政策措施对行业企业的支持非常重要。业内也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政策措施保障药机行业的创新发展,鼓励激励企业提高创新热情,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挑战。
原标题:国产药机需要创新,但如何真正“落地”是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