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3类塑料制品彻底说不 回收与降解板块真“香”吗
- 2020-07-10 10:13:45773
【化工机械设备网 热点关注】12年后,旨在从源头攻克“白色污染”的限塑重回舆论视野。
面对巨大的塑料污染压力,早在2008年6月我国就开始施行“限塑令”,对全国范围内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说“不”。然而,“2008 年下发执行的‘限塑令’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绿色环保概念,后续落地及执行效果并不好。”据《科技日报》2019年的报道称,旧“限塑令”实施11年,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却有增无减。虽然不少商超在塑料袋使用量上有一定的控制,我们的日常生活依旧被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各种塑料制品所包围。
进入2020年,国家*、*联合发布《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按照这部被业界视作“新版限塑令”相关要求,今年底在告别更多场合下的塑料生产、销售、使用的同时,推广使用可循环可降解的塑料替代产品亦被重点提及。其中13类塑料制品将分别在三个时间点面临“生死线”,也正因此多家媒体评论其为“11年前限塑令的全面升级”。
随后相继亮相的《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征求意见稿)》、新固废法也分别明确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吸管等塑料制品。不止顶层设计,北京、山东、海南、河南、山西等多地也纷纷出台了升级版“限塑令”,制定了详细的限定范围和限定时间。与不同于以往政策仅对个别环节和个别领域作出规范,前述政策基本涵盖了塑料制品的全流程管理。
现阶段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在生产、流通、使用和回收处置等环节,还有不少难点亟需突破。据了解,当前废弃塑料的处理方式包括物理回收、化学回收、焚烧、填埋、遗弃。由于制作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原材料的成本较高,短期内单个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比起单个普通塑料袋的价格会贵2倍左右。20×32cm的普通塑料袋,一斤300个左右只要5块钱,但同样规格的光降解塑料袋,一捆50只就要七八块钱。
“在减量、替代、循环的基础上,关键是要让塑料制品进入规范的收集处理系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直言。由于回收困难、再生成本高、再生利润低,约99%的快递包装废塑料混入生活垃圾。此外,目前大部分物理回收的塑料都只能降级利用,利用率不高。塑料袋价廉又方便,其替代品少之又少,难以从源头上制止该类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和应用可降解替代品,被视为遏制“白色污染”的三驾马车。在不可降解塑料被限制后,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巨大。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数据统计,全国每年使用的回收利用废塑料3000万吨左右,占塑料消费量的30%以上。预计2020年至2025年期间,以白卡纸、箱板纸、瓦楞纸为代表的纸包装产品需求将呈大幅增长。
随着“禁塑”范围进一步扩大、监管力度愈发精细化,市场格局正逐步打开。在过去的12年里,可回收塑料相关企业注册总量(全部企业状态)由原来的4万家增长至17万家,翻了4倍。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300万家经营范围含“塑料”。截至7月1日,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新增可回收塑料相关企业1.2万家。
这其中,生物可降解替代材料被寄予厚望。有关数据表明,2019年国内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约为52万吨,同比增长15.6%,到2021年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有望实现翻番。一旦实现大规模替代,将为生物可降解塑料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但目前技术还不成熟,还需要探讨它的经济性问题,成本投资比较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此轮‘限塑令’能走多远。”
原标题:对13类塑料制品彻底说不 回收与降解板块真“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