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保护 环境监测的“隐藏”功能
- 2020-09-09 08:42:44602
【化工机械设备网 热点关注】环境监测是环保和气象工作的基础,对环境污染物以及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参数的监测可以帮助环保部门评估大气污染状况、制订环保政策,协助气象部门预测天气变化。但是环境监测的作用不止于此,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文物的保存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环境的变化会造成文物的劣化或损害。例如文物出土时环境的突然改变会使动植物纤维迅速老化断裂、蛋白质等有机物氧化腐烂、颜料褪色、漆木竹器变形开裂、金属腐蚀加剧等,这些都是环境因素影响文物保存的情况。即使保存在博物馆中,温度、湿度、光照、大气污染物、有害生物等因素也会缓慢地损害文物。环境因素已经成为博物馆馆藏文物损害的主要原因。
缓解环境因素损害文物的关键在于控制馆藏环境的各项环境因素,使文物尽量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保存环境,延缓环境因素造成的文物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这也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核心。控制环境因素的前提是监测环境因素的变化。根据影响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博物馆预防性保护需要监测的项目主要有温湿度、光辐射、空气污染、粉尘颗粒物、害虫霉菌等。
温湿度是影响文物保存重要的因素,博物馆主要依靠*空调系统调节馆内温湿度,在重点区域需要安装温湿度检测仪器,实时测量展厅或者库房的环境,必要时可以通过调湿剂或抽湿机、加湿器等精确控制展柜、储藏柜等微环境。害虫、霉菌等生物危害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可以通过控制温湿度防治有害生物滋生。光辐射对文物的影响包括可见光与紫外光,因此博物馆的光辐射测量也需要兼具两种功能。
空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不仅是博物馆外空气中的污染成分,还有博物馆装修装饰材料散发的有害气体以及观众带来的二氧化碳和灰尘。空气污染物成分复杂,包括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氧化物、臭氧、气体悬浮颗粒等,因此针对污染物的检测仪器也需要具备多种成分检测能力。
此外,在博物馆外也可以建立室外环境监测小型气象站。博物馆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外界的环境变化对博物馆内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监测外界的天气变化有利于及时调整馆内的环境控制措施。
文物的保护不能只依靠文物修复,采取合适的措施为文物提供良好的保存环境,减少文物受到的损害,才能够真正做到对文物的*保护。预防性保护措施目前不仅应用于博物馆,也在古建筑以及敦煌等石窟文物的保护中推广开来。随着现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监测仪器构成的环境监测预警平台在博物馆和其他文物保护现场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原标题:馆藏文物保护 环境监测的“隐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