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带我们步入“探日”时代 国有仪器企业受重视
- 2021-10-25 10:18:12303
【化工机械设备网 热点关注】企业是创新主体,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 “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
“羲和”探日
10月1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的长征二号丁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本次发射的主星是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由航天科技八院抓总研制,在轨应用磁浮技术,旨在完成超高指向精度平台,稳定度平台在轨飞行试验。搭载的太阳空间望远镜等科学载荷,将开展国际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探测,推动我国空间技术与空间科学协同创新发展。
本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轨道大气密度探测卫星,和商业气象探测卫星等10颗小卫星。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一款常温液体两级运载火箭具备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多星发射能力。本次长二丁火箭采用搭载圆盘构型,突破了以往侧壁搭载,对于卫星数量和包络的限制,卫星搭载数量拓展到10颗。
长二丁火箭应用栅格舵落区控制系统,开展性能验证试验。通过展开的栅格舵对一子级返回进行姿态控制,可达到一子级落区范围缩小80%以上的目标,让运载火箭落点更加精准可控,极大改善落区安全环境。
无线能源与1200W 无线充电、高速激光通信
这颗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811 所承担了整个卫星能源收集、储存、分配的研制任务。
这是国内在科学试验卫星工程上,实现大功率高可靠高效无线能源传输技术应用,拥有 1200W 大功率,50V-100V 电压范围。卫星将能源采集、能源储存、能源控制管理及二次配电实现了智能化和一体化设计的系统方案。
在太空中,太阳帆板与蓄电池提供的均为直流电,在开展载荷舱和平台舱的无线能源传输过程中,需经历一番从直流到交流到磁场,再从磁场到交流到直流的转换过程。从能量输入到输出,整个链路的综合转换效率达到80%以上;在磁场耦合部分,磁传输效率更是达到了95%以上,实现了高效低热耗的能量传输。
此外,卫星采用激光通信和微波通信两种“互为备份”的无线通信方式,在两舱之间架起5G高速通信通道,进一步提升了舱间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
“羲和号”上还有一位“新面孔”——舱间高速激光通信单机。该设备由八院802所激光中心团队研制,负责舱间数据传输任务,这也是接入卫星平台的舱间无缆化激光数传设备,按计划将在轨工作三年。
“羲和号”将对太阳进行高分辨率的光谱成像,届时会产生巨大的科学数据。
激光通信子系统具备高速的激光传输接口,可以提高科学载荷数据传输速率,将星内数传带宽大大提高,为载荷的高清成像数据积累提供了有效保障。此外,八院电子所负责的综合电子分系统平台舱管理单元和载荷舱14台产品,为整星提供对地测控、数传及星务管理等功能,也是“羲和号”上不可或缺的“黑科技”。
据悉,“羲和号”在轨飞行获得的第一手飞行试验数据将大大降低双超控制技术后续应用风险,为双超平台系列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未来,双超平台技术还将在高分辨率对地详查、大比例尺立体测绘、太阳立体探测、系外行星发现等新一代航天任务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大幅加快我国迈入航天强国的步伐,推动我国空间科学领域、航天技术领域跨越式发展。
资料来源:综合报道、国资小新
原标题:“羲和”带我们步入“探日”时代 国有仪器企业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