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中国将首次开启海上二氧化碳封存

2023-03-21 13:09:22359
来源:环保在线 Leven
  【化工机械设备网 行业动态】近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透露,南海恩平15-1油田海域将于4月中旬投用,届时每年预计可封存30万吨二氧化碳(CO2),累计达150万吨以上,相当于100万辆轿车的排放量。据悉,这也将是中国海上第一口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被世界公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在2020年前都还只是以小规模CCUS项目为主,缺乏具有决定性的百万吨级以上项目,商业推广进程滞后,但2022年8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的投运彻底改变了这样的局面。然后11月,中国石化与壳牌、宝武、巴斯夫敲定在华东地区启动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项目的计划,再迈一步。
 
  而这些都集中于陆地碳封存,也是国内主流的技术方式,所以第一口海上封存井的出现无疑又将我国CCUS技术发展的科技树再拔高了一个度,其意义可想而知。
 
  同时,早在此前,专家就做过分析,按照我国的地质条件,碳捕集和封存较为适宜的地区是在东北和西北,但碳排放却主要集中于东部和沿海地区,因此海上CCUS技术发展更符合发展需求。实际上也确实,火电、钢铁、水泥等碳排放“大户”多分布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如果就近实现碳捕集和封存,减排效率上会提高不少。
 
  据悉,挪威在1996年就率先建成了海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项目,目前已知在建的“北极光”项目更是采用了最先进的海上碳捕集和封存技术。2022年底,澳大利亚透出消息,计划在中西部地区启动首个海上碳捕集和封存项目,而这个项目年封存量或达到110万吨。
 
  当然,我国海上CCUS技术的研究也可圈可点。2022年6月,中国海油官宣与广东省发改委、壳牌和埃克森美孚共同签署了CCUS集群研究项目谅解备忘录,目的是收集大亚湾各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运输到附近海域进行封存或地质利用。初步预估,被看好的珠江口附近海域封存容量或超千亿吨。
 
  不紧不慢,我国CCUS项目发展也到了今天,但相较于“双碳”目标下的减排任务还有更艰巨的挑战。社评,CCUS是我国实现1.5℃温控目标的关键抓手,尤其对于减排难度较大的行业,如电力,专家认为CCUS技术可用于中国60%到75%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就可知业界对该技术的发展有多高的期待。
 
  “未来十年是规模化推广CCUS的关键时期”,要最终实现累计超百亿吨的捕集目标,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科研与实验基地成立 推进无损检测大范围应用

下一篇:关于显示行业,我们与国产“ChatGPT”文心一言聊了这些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