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部长月内调研青海、海南、武汉三地,释放了哪些信号?
- 2024-05-31 10:36:29170
关注生态环境部动态的朋友对此肯定不陌生。就在上个月,生态环境部部长就已经赴北京城市副中心、陕西省、吉林省开展过调研。期间,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还赴河南重点调研了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可见,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亲赴一线调研,已经成为了一项常态化工作。
目前来看,不同于去年的几次“四不两直”突击检查,今年调研工作都较为“温和”,没有“不打招呼直奔现场”,且同期多有重大活动,属于“顺道”去进行视察。比如在海南,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和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正在举办;在武汉,部长还出席了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4年会。
调研内容上,主要以流域水环境治理情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为重点。此外,由于海南属沿海省份,部长还前往昌江核电站,深入工地现场察看“玲龙1号”,了解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情况。
部长亲赴一线,与环保督察关注重点不谋而合
5月7日至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调研。
在生态环境部定点帮扶县达日县,部长详细了解生态畜牧产业模式及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农村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期间随机走进村民家中,询问和查看生活污水排放处理情况,提出要因地制宜优化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在达日河建设乡段,部长还实地查看了达日河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省西宁、海东两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短板明显 溢流指派问题突出”是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公布的典型案例之一。督察组暗访发现,西宁北川河沿线出现多个生活污水直排点,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均超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8倍至20倍;海东一污水处理厂内一到雨季“污水横流”,在村镇边墙同样有污水直排口,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超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33倍、74倍。
不过,污水直排问题不止在青海屡屡出现。正在进行中的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同样发现了多起,在第二批7个案例中,全部提到了这一问题。
水源地保护则是此次青海之行的另一要点。在果洛州玛多县,部长实地查看黄河源水电站拆除及生态修复情况,这里作为万里黄河流经第一县,是黄河的发源地,也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地,要求“必须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把三江源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还有岸线生态治理。部长在武汉青山江滩,沿江步行查看长江岸线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情况,并听取了腾退清理岸线、恢复河道空间、改善岸线生态环境等措施介绍。
政策支持、钱也有了,管网改造更新迫在眉睫
诚如环保圈内广泛流传着的一个说法,即“黑臭在水体,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是管网”,要想治理好湖泊河流的污染,关键就在于解决好污水排放的问题。据统计,早在2016年我国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就已经超过了污水排放量,末端需求“饱和”几乎已成为从业者的共识。但是,管网覆盖不足、漏损、客水挤占管网、错接混接、溢流等问题,正不断造成雨季水体返黑返臭。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勇提出建议,应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及修复力度,把城市的“里子工程”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可探索“建管一体”的排水管网治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专家同样认为,“通过完善污水管网,理论上可将COD和氨氮的年削减能力分别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到准Ⅳ类可新增削减能力的21.9倍和33.3倍。”
问题已经摆在明面上,国家层面是如何具体施策的呢?首先就是此次开展的中央环保督察,聚焦长江沿岸7省(市),首次明确要求“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再者,关于排口,生态环境部就印发了《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排污口分类》等3项标准,以通过国家标准规范加强监督管理;关于管网,住建部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提出了“以效能提升为核心,以管网补短板为重点”,“推动建立厂网统筹的城市生活污水专业化运行维护管理模式”等目标。
资金来源方面,财政部《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将创新方法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力争通过三年示范,稳步提高城市地下管网集约敷设水平和安全性。而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也将重点支持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改造等,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
改造老旧管网绝非易事,存在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意味机遇。住建部公开的计划显示,每年要改造10万公里以上的地下管网,这意味着仅2024年管网改造市场规模的测算就将超过2000亿。而长远来看,业界早就预判过,管网“生意”或将拉动4万亿的市场投资。
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频,农村污水治理提上日程
如果说,城镇区域因居住点集中,污水集中处理及管网改造尚有章法可循,那农村污水处理现阶段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一直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于广大农村区域,生活污水直排及管网铺设又该如何推进?
青海之行中,除了再次强调“因地制宜”,部长还指出要“及时清理河道垃圾,提高污水收集处理和垃圾收集转运能力,做到雨污分流,减少面源污染,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源污染成因复杂、随机性大、潜伏周期比较长,由农业生产及生活中的污染物随着水流作用,以地下渗漏、农田排水或地表径流的方式进入到受纳水体中形成,是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领域无法回避的难题。
早在2021年,生态环境部就已经联合农业农村出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建设一批以污染防治、调查监测、绩效评估等为主要内容的试点示范工程。这份文件透露出的意思是,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实现有效的污染源调查监测,以通过源头防治实现有效治理。所以,现阶段针对农村面源污染,是防>治。
在海南水满乡的毛纳村,部长来到村民家中,仔细察看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铺设、畜禽养殖、生活垃圾收集等情况。他强调,绿色是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融合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兼顾经济与环境,也是一条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