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海洋装备助力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过去一年一批海洋装备产品实现重要节点

2024-06-14 11:52:1470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化工机械设备网 行业动态】2024年6月8日是第16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船舶工业为海洋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做出贡献,过去一年一批海洋装备产品实现重要节点,小编带您一同回顾。
 
  绿色动力船舶
 
  我国船舶企业着力研发建造绿色船舶动力船型,有效降低船舶运营过程的污染物和碳排放。2023年,我国甲醇动力等绿色船舶订单快速增长,氨燃料预留、氢燃料电池等零碳船舶订单取得突破,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57.0%,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
 
  第五代“长恒系列”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
 
  2024年5月,沪东中华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全球首艘第五代“长恒系列”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绿能瀛”号提前5个月交付。
 
  第五代“长恒系列”LNG船,总长299米,型宽46.4米,型深26.25米。该船采用安装了最新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iCER)系统技术的中国船舶WinGD 5X72DF2.1双燃料主机,搭载多项低碳节能技术,与上一代LNG船相比,具有综合能耗低、低温性能好、载货能力强、操控运维巧等特点,单日航行碳排放可减少10吨以上。
 
  新一代绿色环保型阿芙拉型原油船
 
  2024年3月,大连造船为招商轮船建造的11.5万吨原油船“凯盟”轮交付。
 
  该船是一型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阿芙拉型原油船,船舶满足最新的规范规则,符合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最高标准,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能效设计指数( EEDI)最新环保排放标准,满足欧盟拆船公约等要求,具有安全环保性、适港性好、绿色生态等特点。
 
  全球最大700箱纯电动力集装箱船
 
  2024年4月,中远海运研发建造的全球首艘万吨级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安全抵达并靠泊洋山港盛东码头,实现江海联运全程“零排放、零污染、零噪音”,为航运业的低碳环保转型树立了新标杆。
 
  “中远海运绿水01”轮总长119.8米,型宽23.6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5.5米,最高航速可达19.4公里/小时。船舶配备了超过五万千瓦时的大容量电池,可根据航程灵活配置电池箱数量,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动集装箱船充电时间长、装载量低等问题。作为目前长江“黄金水道”上最大的纯电动力集装箱船,每行驶100海里可节约燃油3900公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4吨,节约能耗费用约3.35万元。
 
  全球最大5400马力纯电拖轮
 
  2023年11月,全球最大马力纯电动拖轮“云港电拖二号”在连云港正式交付启用。
 
  “云港电拖二号”设计总长39米,型宽10.5米,型深4.8米,最大航速超过13节,系柱拖力(正拖)超过65吨,可实现码头快充2小时满电,动力电池容量满足1天的工作需要,具有零排放、无污染、低噪音、能耗少等性能优势。该船将主要用于在连云港水域协助大轮船靠离码头,可进行顶推、拖带和倒拖等作业。该船在主动力系统上,使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替代常规柴油机组作为主推进动力,整船设计多组电池组互为备用,满足我国排放控制区对沿海和港内航行和靠泊船舶的排放要求,每年每艘将可减排约900吨碳氧化物、12吨硫化物。
 
  特种船舶
 
  海洋装备是支撑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装备,我国船舶企业建造了一系列特种船舶,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贡献了力量。
 
  千吨级新型智能科考船
 
  2024年5月,江西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建造的智能科考船“香洲云”号顺利交付。
 
  “香洲云”号由武船院负责设计建造总承,该船总长56.9米、型宽9.8米、型深4.5米,双机双可调桨推进,配艏侧推装置,具有良好的航向稳定性和操纵性,最大航速不小于15节,续航力不小于1200海里,自持力22天,航行于远海航区,可从事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化学、水文、气象、声学探测等科学研究工作。
 
  船舶交付后,将作为南方海洋实验室开展海洋前沿科学研究和为其用户提供海洋调查服务、海上测试场综合保障的骨干力量。
 
  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
 
  2024年5月,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海洋地质二十六号”在海口正式入列。
 
  该船是我国首艘定位于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的新型多功能科学调查船,船舶排水量1713吨,船身总长63.5米,型宽12.6米,型深4.6米,吃水3.2米,配员34人,自持力35天,续航力3500海里。该船配备海洋工程钻探系统、静力触探系统、多套地球物理调查系统及海洋作业支撑系统等32套先进海洋地质调查技术装备,可用于海洋工程勘查、海洋能源与矿产调查、海岛(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多门类调查研究。
 
  专业化溢油回收船
 
  2024年5月,全国海事系统设计尺寸最大、溢油回收能力最强的专业化溢油回收船“海巡041”轮在武汉长江顺利完成首次试航工作。
 
  “海巡041”轮总长79米、型宽15米、型深5.6米,最大航速15节,续航力3000海里,自持力20天。该船为全电力推进溢油回收船,配备了先进的溢油回收设备,可实现200立方米/小时的溢油回收能力,具备水面溢油围控、回收、储存和转驳能力。该船具备丰富的通信手段和先进的信息化功能,配备了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数据交互系统等,可通过卫星、4G/5G等多种通信手段实现船舶的精准定位和快速响应,能够承担水上溢油事故时的现场综合指挥职能。
 
  生态环境执法监测应急保障船
 
  2024年1月,由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生态环境执法监测应急保障船在江西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举行开工仪式。
 
  该船总长57米,航行于近海航区。本船主要承担海域水质、沉积物和生物等项目环境质量监测,海洋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综合执法取证,旅游旺季秦皇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视巡视、应急保障等任务。
 
  养殖装备
 
  长期以来我国海水养殖生产空间主要集中在近岸海域,养殖密度过大、病害频发和近海环境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深远海养殖装备可以进一步拓展水产养殖空间,有利于浅海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环境保护。
 
  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
 
  2024年5月,广船国际所属文冲修造为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造的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6号”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
 
  该平台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电,可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此外,还配置了先进的海水淡化、污水处理、污油等系统,可使该平台在养殖作业中实现对附近海域水体的“零”污染。
 
  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
 
  2024年4月,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一号”在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举行开工仪式。
 
  “湛江湾一号”由湛江湾实验室设计,为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是一款具备海上半潜养殖、自主航行避台、绿色能源供给、人员居住舒适、系统控制智能等特点的全海域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该平台引入航行动力系统和动力控制系统技术,既能在全海域游弋进行漂浮养殖,又能在适宜水深长期系泊养殖,实现海洋空间资源充分利用。
 
  原标题:【世界海洋日】海洋装备助力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上一篇:既“主内”又“主外”,以机代人,高效巡检——基于四足机器人的变电站智能巡检

下一篇:今年以来,国内外大型石化企业正加速布局废塑料化学循环新赛道!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