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重拳出击 第三方环境监测造假“零容忍”持续加码
- 2024-09-11 13:57:29167
发布会上,新黄河记者就近期公布的第十八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中再次曝光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造假行为提问,询问其新特点、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后续治理措施。生态环境部回应称,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第三方环保服务行业虽迎来快速发展机遇,但部分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弄虚作假行为日益呈现多样化、隐蔽化、专业化的趋势。这些机构通过减少采样点位、缩短监测时长、虚假签字等手段,甚至利用技术手段侵入监测系统篡改数据,严重扰乱了环保服务市场秩序。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部自“十四五”开局以来,已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连续四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共查处违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2260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457个,移送刑事立案193起,同时在企业自行监测方面查处造假案件4255件,移送涉嫌违法犯罪案件930起,有效发挥了震慑作用。
今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携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部署并深入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相比前几年,此次行动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升级与突破。
一是领域范围更加广泛。在保持对环评和监测两大领域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行为高压打击的同时,专项整治行动将触角延伸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机动车排放检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等多个新领域,确保环保服务全链条的诚信与规范。
二是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为彻底清除弄虚作假的顽疾,生态环境部要求各地对近年来查处的第三方机构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复查,一旦发现仍有造假行为,将依法依规从重处理。特别是针对“两年内曾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涉嫌犯罪的情形,将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绝不姑息。
三是监管合力持续提升。为形成更强有力的监管网络,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发挥多部门协同作战的优势,通过专案督导、提级查办、联合挂牌督办等多种手段,增强打击力度和效果。同时,强化溯源打击,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第三方机构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和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全链条处罚。
四是监管手段全面升级。为应对造假手段日益隐蔽化、专业化的挑战,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加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实施“穿透式”监管,利用现场快速监测装备、数据分析等高科技手段,提升发现问题和查处问题的能力,筑牢防范造假的科技防线。
素材来源: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