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走过40年 诚心合作成就“特殊”关系
- 2012-10-10 09:29:01655
德国民意调查机构Forsa今年2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人中对“感到恐惧”的减少到30%,比前一年减少10个百分点;68%的受访者愿意接受中国成为日益强势的经济大国。
1983年,在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外的安亭,中国辆大众汽车悄然下线。当时,上海大众、一汽大众还不存在。德国大众只是在几个月前与上海拖拉机汽车公司签订了“试验性生产”100台大众桑塔纳汽车的协议。
“当时包括德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工业化普遍持谨慎态度,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前景被评估为"很差"。”时任德国大众董事长的卡尔·哈恩后来回忆道。
基于对中国市场前途的别样评判,大众是极少数对中国发出积极信号的外国厂商之一。双方谈判自1978年开始,先是讨论年产15万辆,后又缩减到3万辆,还有技术转让、投资保护等一大堆细节,无不考验着双方的诚心与耐心。
1984年10月,中德在两国总理见证下签订成立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协议,树起一座中德经济合作的里程碑。截至2011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投资已累计124亿欧元,员工从初不到两千人增至近5万人,汽车年销量从早的几万辆增至220多万辆。
德国大众的故事只是中德合作众多佳话中的一个。站在10月中德建交40周年的时间节点回首往昔,人们会发现,中德经济合作已从量变走向质变,从青涩转为成熟,从单一变得丰富,新的、更精彩的故事还在上演。
四十年,沧海桑田
2012年8月30日,北京*迎来一群高规格客人。德国总理默克尔率领*长朔伊布勒、*长韦斯特韦勒等7位内阁成员、2位国务秘书(副部级)和西门子、巴斯夫等20多家大企业参加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共言中德和中欧合作大计。
用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的话说,德国“只与我们在世界上紧密的伙伴举行这种磋商”。而对中国而言,这也是北京与西方国家建立类似政府间机制。在总理带领下,中国这次派出由8位部长和5位副部长组成的豪华阵容。两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释出明确信号:中德具有发展双边关系的强烈共同意愿,两国2010年正式确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绝非一纸空洞声明。
在今年4月中德工商峰会上谈到中德建交40年时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经受住了风云变幻的考验,总体保持顺利发展,逐步进入成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目前,双方合作正处于“广泛、活跃、富有成果的时期”。
回首40年,经贸合作无疑是中德关系的发动机和稳定器。从两次中德政府磋商后发布的联合公报看,双方列明的政治性共识一般有5至6条,接着便是多达十几条的经济关系条款,每次都占据公报的“半壁江山”,涉及贸易、投资、可再生能源、金融政策、宏观经济管理等方方面面。
“过去40年我们所见证的中德经贸关系发展,是建交时乐观的人也没有估计到的。”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吴建民感慨道。
一组数字可以大体勾勒出中德经贸的成长轨迹:40年来,中德双边贸易由建交之初的2.75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1690亿美元,增长约615倍,双方互为在各自地区的大贸易伙伴,正向2015年实现贸易额2800亿美元的目标迈进。截至2011年,德国在华设立企业7000多家,投资项目7500余个,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93亿美元。
目前,两国的经贸关系仍处于扩大阶段,不少观察家将中德关系归为“特殊关系”。自从社民党人施罗德担任总理开始,德国日益倚重出口。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过去10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2/3以及当前国内生产总值的将近一半都来源于出口。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对德国政治的突出意义:2011年,德国对华出口多年来增幅一直远超对其他国家出口为德国经济增长做出了0.5个百分点的贡献。中国很快就将取代美国,成为德国商品在欧洲以外的重要的买家。
反过来,从中国角度看,德国是重要的欧盟国家,不仅因为它是强大的,也因为相比于大程度上依赖金融行业的英国,德国经济能更好地满足中国对技术转让的需求。德国是欧洲对华技术输出多的国家,累计输出技术近1.6万项,合同金额超过510亿美元,约占中国自欧盟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的38%。
危机年,共进退
如果说“经济伙伴”在景气年多少只是一种皆大欢喜的赞美,那么到了萧瑟的经济寒冬,一个真正可靠的经济伙伴便如雪中送炭般珍贵。
2008年金融危机打乱了世界经济前进的步伐。两年后,希腊、爱尔兰等相继倒下,欧洲陷入另一场更为持久的债务危机。得益于强大的实体经济和卓有成效的社会改革,德国不仅在金融危机中复苏,面对欧债危机也保持逆势上扬。德国媒体和专家认为,德国对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强劲出口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的报告显示,2011年德国对中国的汽车出口同比增长约20%。大众公司每生产4辆汽车就有1辆销往中国。德国工业联合会说,2011年,德国机械制造业对华出口比前一年劲增33.9%。德国电视二台、《世界报》等德国媒体不禁感叹,德国迅速复苏是“德中联合经济发展的结果”。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协会执行董事汉纳斯·黑塞更直言不讳:“没有中国,德国经济复苏几乎不可能实现。”
对中国而言,两轮经济危机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已影响到经济的平稳运行。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工业面临巨大压力。此时与德国相互协作、“抱团取暖”也同样意义重大。
欧盟*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为肆虐的2009年,德国出口总额出现22.2%的下滑,而对中国的出口反而增加1.9%。这一年,中国外贸出口缩水16%,而对德出口仅略微下滑了0.1%,足以表明中德商贸风雨不倒的牢靠程度。
更令市场振奋的领域是相互投资。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德国公司作为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群体,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电气、化工、机械制造等*制造业,顺应中国产业升级的大方向。
中国德国商会今年6月一份涵盖319家德国在华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虽然增长乏力、中国经济放缓,大多数德国在华企业仍看好中国投资前景,过半的受访者将中国列入重要的三大市场之一。在汽车和机械制造业,这一比例更是高达三分之二。此外,过半的德国企业表示将继续扩大在华的投资和业务。
并购年,显诚意
德国在华企业高歌猛进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德国。近几年,中德资本流动改变以往的单行线,改为双车道高速运行,成为令人关注的新动向。
一些业内人士说,自2009年起,中国对德国直接投资便开始发力。不仅投资项目和数额出现显著增长,中国企业在德整体格局也出现“质变”。
毕马威德国公司市场部总监王炜*为外企进入德国提供战略咨询,是德国投资圈的谋士。他告诉《*》杂志记者,中国2010年和2011年在德并购投资额已超过过去同类投资的总和。2010年以前,中国企业对德大单笔并购没有超过5000万欧元,而去年已有几个项目突破1亿欧元,“估计这个趋势还会延续”。
回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企业在德业务大多是进出口贸易和远洋运输。德国诺尔律师事务所并购专业律师赵辉说,随着近年华为、联想、沈阳机床厂等企业的到来,中国企业开始进入机械制造、化工医药、信息技术等德国具活力和优势的行业,资金也转向北威州、黑森州等德国工业核心地带,实现了“双重拓展”。
截至2011年,中国对德直接投资累计约为20亿美元。虽然存量只是德国对华投资的十分之一,但增速却非常显著。去年,中国在德绿地投资项目多达158个,超越英国、美国成为在德投资项目多的国家。
2012年堪称中国投资德国的“大年”,不断有中德大宗并购的消息传出。今年1月,中国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宣布收购德国混凝土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由于双方意向强烈而明确,这宗涉及3亿多欧元的收购谈判只用了两个星期。
类似的故事还在继续。今年3月,北方凌云集团收购大中控锁制造商德国凯毅德公司55%股权;7月,徐工集团收购了德国混凝土机械巨头施维英公司;9月,山东潍柴动力以7.38亿欧元收购第二大叉车制造商德国凯傲公司25%股份及其旗下林德液压公司70%股份,刷新中国在德国直接投资的纪录;此后不久,武汉钢铁集团宣布正式收购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旗下、占市场份额高达40%的激光拼焊集团……
此前已进入德国的中国企业也在稳步前行。华为公司在德国迄今已建立三家公司,员工总数1500人,本地化率超过70%。沈阳机床集团的并购让宣告破产的德国希斯公司起死回生,不仅招募了更多员工,公司还创下4000多万欧元的年销售收入。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用*扎根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的诚意让自己站稳脚跟,更让“恐惧中国论”失去市场。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德国市场,在德国投资,我们表示欢迎,”德国工商大会经济事务副主管费利克斯·诺伊格特在接受《*》杂志记者采访时说。他还指出:“不过,相比德国在华投资,中国在德国的投资份额还很小,也就是说,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德国是欧洲大经济体,可以成为中国企业在欧洲的业务中心。”
德国民意调查机构Forsa今年2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人中对“感到恐惧”的减少到30%,比前一年减少10个百分点;68%的受访者愿意接受中国成为日益强势的经济大国。
慕尼黑咨询机构欧亚咨询公司近期对1000名德国经理人的问卷调查也显示,70%的受访者期待中国成为经济发动机,67%的人认为没有理由害怕中国的经济增长。
不惑年,再出发
孔子曰:四十而不惑。可以说,进入第40个年头的中德经贸关系,也进入到了相对成熟的稳定发展期。双方对于彼此的特点、行为方式已比较熟悉,对于合作的可能途径也做了大量探索。不少有识之士指出,中德应着手寻找新的“蓝海”,开辟两国经贸合作的新境界。
现代化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名为“中德生态园”的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中德两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生态工业园项目已进入实质阶段。
根据中德2010年确立的目标,双方将在10年内,将占地10平方公里的中德生态园打造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企业聚集区、生态技术研发区和宜居生态示范区。
与传统的工业园不同,中德生态园将以绿色经济为导向,着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电动汽车、环保建材、生态改造、可再生能源等面向未来的新式制造业,并注重扶持工业设计、电子信息、教育培训、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终成长为中国生态环保技术的展示和推广中心,并参与节能环保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一些业内人士说,哪怕在10年前,中德生态园这样的项目都不太可能进入双方视野。如今时机成熟,水到渠成。中德合作正在开拓新的维度: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经济发展方式深刻调整期,“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的新材料、新能源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无一不与“绿色低碳”、“”、“节能”等关键词有关。在这些领域,德国均拥有的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是可以合作共赢的理想对象。
过去两轮中德政府磋商的联合公报,用大量篇幅具体描绘了新兴产业合作的发展方向。2011年首轮政府磋商后,中德随即发表《关于建立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而前一年,两国宣布设立“中德替代动力平台”,通过产学研联盟聚合多方力量,全面拓展电动车合作。目前,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
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德之间的投资与合作更为普遍。中国安泰科技公司早在2008年便与德国奥德桑(ODERSUN)公司合作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德国西门子则在上海设立风机设备制造厂,生产风力发电机叶片。中德还在共同研发智能蓄电池,以将风能等能量储存起来,在适当时候使用。此外,中德在垃圾处理、房屋节能、生命科学等领域均展开了富有成果的合作。
不可否认,近年来中德经贸关系也出现了新问题。7月以来,以德太阳能企业为首的企业要求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巨额反倾销调查便是一例。专家指出,随着中国产业和技术升级加速,中德经贸在互补性之外,竞争性的一面也开始显现,在市场上不可避免地出现碰撞和摩擦。此外,在华德国企业也时常抱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和在公共采购中存在歧视。
然而,正如*原常务副校长、战略专家郑必坚所言,在经历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中国同德国之间的利益汇合点比以前“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过去40年的实践表明,中德的互信与互动有资格成为纷乱世界中的积极力量,成为二十一世纪国家间务实合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