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逐渐走向化 装备强国之路可期
- 2014-01-07 15:03:352062
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走向化。装备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因为装备制造业或者装备制造业是为整个国民经济各行业以及国防建设提供一些战略性的装备,它也是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基础性产业。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装备制造业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而且突破了众多技术难关。从2009年开始,中国装备制造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并占据着不少的市场,但中国还远远不是装备制造强国。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王军认为:“我国制造业大型成套装备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但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深层次的矛盾;特别是装备的迅猛发展与配套的"三基"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大短板。”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院总体组代表、机械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屈贤明则表示:“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所需零部件、材料依赖进口,导致主机和成套设备陷入"空壳化"困境。像为工程机械配套的30兆帕以上的高压泵、阀和马达几乎全部进口,行业70%的利润都被进口零件吞噬了。”
在屈贤明看来,这与我国“逆向工程”的传统发展模式有关。“*以来,我们都是逆向创新,即先开发整机,满足使用需求问题,再开发基础材料,解决国产化问题。这样的研发模式导致我们以较快的速度走出了短缺经济,但基础理论研究不足,核心共性技术积累不足,核心工艺储备不足,为产业转型升级埋下了隐患。”
同时,屈贤明认为,“重主机,轻基础”的畸形政绩观影响也不容小觑。此外,“三基”研发也缺乏共性技术及基础性研究的支持。一条完善的创新链条应以基础研究为基石,以共性技术研究为纽带,以理论开发应用为出口,而目前我国的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是脆弱的短板。
而更值得警惕的是,大量基础产品依赖进口,不仅增加了整机的成本,而且出现了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
中国*部长苗圩表示:“我想有三个标志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业强国。,掌握核心技术,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能够在世界同行之间起到、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作用;第二,有一批在上能够叫得响的装备制造跨国公司,我们一提起GE来,那很强,要有中国的GE;第三,在装备市场上,我们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我想这三个标志如果做到了,我们就成为了一个制造业的强国了。”
为提高装备制造能力,各企业也在不断努力,提高技术创新,积极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化经营能力。我国正逐渐向世界制造强国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