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页岩气开采成本是绕不开的话题

2014-12-01 09:58:182310
来源: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国内新闻】近年来,能源危机的日益逼近促使各国加快了勘探、开采新能源的步伐,而页岩气凭借其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从地质勘探到井场建设,从钻井到压裂,从装备到管理,成本是中国页岩气开发绕不开的话题。
  
  从实际国情出发探寻发展新思路
  
  我国页岩气开发在技术准备、资源储量评价、政府研究、开发模式等诸多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向欧美发达国家借鉴经验的同时,还要寻求自身的技术突破,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促进能源开发从粗放向集约型转变,抓细节,降成本,保环境,利用土地资源,走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发展道路。*油气处长杨永刚在会上指出,我国能源资源具备工业开发条件,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但目前新能源市场竞争不足,缺乏活力。为此,国家制定了以开放市场为核心,以创新管理体制为主线等政策,大力引进与扶持民间资本,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稳步推进我国页岩气发展。
  
  压裂降成本遇瓶颈
  
  相比国内近亿元的单井成本,业内人士估算,美国单井成本仅有中国的30%。贝克休斯(中国)油田服务有限公司北亚区战略性业务拓展经理卜范慧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钻井周期、钻探成本,甚至井面的建设费等多方面来看,目前国内成本都远高于美国。
  
  按照行业标准,页岩气单井的成本主要由地面工程、钻井、压裂等部分组成,目前国内页岩气降成本的主要制约来源于压裂。“涪陵区块焦石坝的钻井天数已经从过去的100多天降到现在的40天了,这意味着钻井成本的大幅下降。”罗朝东表示。和钻井成本相比,目前压裂的成本是大的,占到单井总成本的60%。
  
  事实上,在降低压裂成本方面美国有很多*经验,罗朝东分析,比如几口井同时压裂,减少搬迁费用;重复使用压裂液,压裂液反排后进一步使用;分段压裂分得更细,有针对性地使用支撑剂等。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分段式压裂考验页岩气技术的精细化程度,美国的分段压裂多可细化到90多段,开采效率更高,而中国分段式压裂多在10~20段左右,电脑建模都只能达到37段。
  
  此外,由于页岩气水压裂的原理是通过大量掺入化学物质的水灌入页岩层,进行液压碎裂以释放天然气。因而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认为水力压裂技术不仅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还可能导致气井附近出现地下水污染。
  
  攻克技术难题迈向新能源时代
  
  我国页岩气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常规能源衰竭,页岩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绊脚石——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等难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正被逐一攻克。中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乃震在会上提出中石油将打造以“井工厂”技术为核心的“六化”作业模式,降低开采成本,缩短开采周期,减少环境污染。中石化在今年涪陵页岩气开发中也传来好消息——日产气量猛增至220万立方米。对此,*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研究员李玉喜对页岩气的开发提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基础研究成果的转换与应用;二是加强工作液、材料方面的研究;三是加强关键技术及配套工具的研究。
  
  单井成本追平美国?
  
  除了在“工厂化”模式上的探索,也有部分专家将目光集中在了页岩气的管理成本上。李玉喜表示,降成本要从粗放走向集约,技术、资金、人才都有,现在需要提升的是管理。把多个工种都集合起来,这是很大的管理挑战。
  
  “在中国油气开发上,我觉得管理成本还有很大的降低空间。”*地质勘察司油气管理处处长杨永刚在上述会议上也公开表示,政策是围绕着效益来的,而效益是靠降低成本来体现。降低成本首先是靠技术进步,另外就是规模化开发,降低管理成本。
  
  事实上,要实现这种集约管理并不容易。“不单单是组织管理问题,更是技术管理问题。”李玉喜表示,从优选目标区,到部署井位,实施钻井,再到压裂,各方面都需要衔接起来,可能单项技术都可以,把所有东西都弄到一起就不见得了。同时前面工作要考虑后期工作便于操作和目标实现,这都是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页岩气单井成本离美国水平差距还比较大,中国的成本水平大概是8000万元一口井,美国水平是单井3000万元。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在技术操作方面实现集约化管理,单井成本应该能大幅降低。”降低的程度不用多,能达到美国水平就够了,很多地方只要能达到美国水平都是*的。他表示,单井成本3000万元,产3000万立方米气就*了,而现在至少得有8000万立方米的产量才行。
  
  而另一位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的单井成本降低到3000万元更多的是理论数值。3000万元人民币已经是美国能做到的极限了,而且美国的页岩气储存深度、管网运输等都比中国更具优势。

上一篇:201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 企业公民楷模榜揭晓

下一篇:心中有“数” 大数据时代科学仪器未雨绸缪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